影视创作向现实主义出发
2018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作为中国影视产业较为重要的风向标,上周末结束的第24届上海电视节和开幕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都凸显了一个重要特点:向现实主义出发。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的一场论坛上,去年凭借现实题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殷桃说:“我毕业时有很多好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后面突然少了起来,近年来,我接到的剧本好像又回到了10年前,很多好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本不断出现。”
  殷桃发言的背景,是本届电视节现实主义题材大剧的大胜,助力何冰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情满四合院》,让马伊琍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我的前半生》,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现实主义大剧,在中国电视剧风向标之一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占据了较大优势,《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我的前半生》《生逢灿烂的日子》《情满四合院》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获得提名并获得奖项,其中《白鹿原》更是获得了10项提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受欢迎。
  曾出演了《平凡的世界》《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剧的王雷对现实主义有更深的感触。王雷在本届电视节论坛上表示,现实主义最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比如说演一个农民要懂得农活,干完了活锄头放在哪里?演员要通过学习,走进人物,同时也启发自己的人生。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乐趣。
  对于有业界人士担忧现实主义题材“一窝蜂”,《好先生》的编剧李潇说:“除了题材本身,我们可以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用专属于电视剧视听语言的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创新。”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6日晚间举行盛大的开幕式,除了数百名电影工作者走上红毯,电影节设置的一系列与改革开放40周年有关的展览与论坛,更契合了本届电影节的主题“坚守传统,迎接电影新时代”,并直面中国电影的现实问题。
  “走出地平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专题研讨会”,关注了中国电影的现实问题。
  “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的特别展览,七个板块、205张电影海报,除了能够唤起影迷们的观影记忆,更能直观反映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甚至通过电影,让人们看到整个时代的变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