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青岛分公司综合办公室综合业务单元:
“小团队,大管家”
2018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山航青岛分公司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为分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做好服务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人事、绩效、工会、党务……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内外宣传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他们就像分公司的“万花筒”。“我们单元这个小团队、小集体,尽管队伍整体年轻,但大家都充满干劲,为分公司各个岗位的同事做好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山航青岛分公司综合办公室综合业务单元经理于大鹏说。

  文/本报记者 白新鑫
片/通讯员 于玺     

有实力的“全职小能手”
“整天往外跑”的小徐

  李雪萍是综合业务单元的一员“猛将”,原本可以靠“颜值”吃饭的她却非要靠“实力”。负责党务、人力、绩效、培训等内容的她多年来工作上从没有拖沓,领导交代的每一件工作她都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雪萍可是我们单元的‘全职小能手’,办公室里各个岗位的工作雪萍几乎都做过。”坐在李雪萍后面的于大鹏说。
  “我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久,单元里的几个弟弟妹妹来公司时间短,不能说我有多么优秀,只不过比他们早进公司几年,多一些经验罢了。”李雪萍说她给自己的定位是“承上启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帮助其他同事成长。
  徐广龙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男生,2014年进入山航工作,学习法学专业的他目前主要负责人事、社保等工作,1100多人的合同、网签、落户等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可以说他是整个团队里在办公室待得最少的一个。“平时我经常需要往外跑,有时候一天时间要跑遍大半个青岛。”徐广龙说。因为业务不同,几个受理点也不同,他经常是早上从单位出发,一直在外跑业务到下班。除了经常“跑腿”外,给徐广龙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录入信息,从2017年1月份开始,他每月要录入1000多人的信息,每个人的每一条数据都要逐个审核。
  “我们同事之间沟通很简单,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帮助,彼此之间协调得很好。”谈起对如今工作的感受,徐广龙说他很喜欢这种简单、愉快的工作氛围。
小女生有大力气
一个新手的成长史

  姜梦函2016年进入山航工作,音乐专业毕业的她可以说是团队里的另一位“颜值担当”,可负责工会工作的这个小姑娘却展现了大力量。正常讲,工会工作对于这个初涉职场的小姑娘来说并不简单,有时候十几吨的花生油需要她跟几个同事徒手搬运,可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小女生一点也不比男同事搬得少。
  “这里的工作节奏很快,我也学到了很多。”姜梦函说。她刚入公司时,看到身边的同事们工作效率都很高,上传下达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做到无缝衔接,尽管忙碌但办公室的氛围却格外融洽。
  从当初那个腼腆不太好意思的小女生到如今待人处事、沟通协调都能做到面面俱到,姜梦函说,来到山航工作的这段时间是她快速成长的阶段。
  与姜梦函同年进入山航的李映负责支部党务、宣传等工作,目前,山航青岛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她在运营,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来说也算对口。
  回忆起刚进山航时的场景,李映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天于经理去接他们的情景。“当时在大巴车上,于经理给我们介绍山航,在于经理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一步步的成长史。”李映说。她把于经理看做自己的师父,她记得来到办公室第一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帮同事粘贴发票。“没错,就是粘贴发票这个简单的工作,我却非常认真地粘贴错了。”李映说。这种尴尬大概很多人都能体会到。可站在她身边的于经理却很温和,手把手地教给她正确的贴法后,告诉她有什么不懂的要敢于问、及时问,要慢慢学会思考。
  “我们其实也是对内服务部门,平时工作中要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李映说。因为刚来公司没有太多经验,李映开始接听电话的时候总是“慢半拍”,“很多时候对方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李映说。后来于经理告诉她,平时多听其他同事是怎样接听电话的,在回答问题时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这件事对李映成长帮助很大,从那时起她细心观察身边同事的工作状态,不仅仅是接打电话,其他方面她都把同事们的优点记在心中。
  李映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就是去年公司全国质量奖创奖期间,她跟同事们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去为一件事而努力。“那种感觉很难形容,真的不只是完成工作,更多的是为了一种团队、一个集体的荣誉感。”李映说。那段时间他们为了整理分公司汇报材料每天都加班加点,尽管家就住在公司附近,但每晚工作到凌晨还是让李映的妈妈不放心,“不管再晚,只要我回家,妈妈总是坐在沙发上等我。”李映说。
有问题找“洪哥”
  洪连峰是2007年6月进入山航工作的,从进入公司起他就一直在青岛分公司办公室工作,可以说他是在办公室时间资历最老的“元老”之一。工作11年期间与他先后共事的办公室主任经历了4任,分公司总经理也是经历了4任,“有同事开完笑说我是办公室四朝‘元老’。”洪连峰说。所以在办公室里,身边的几位年轻的弟弟妹妹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总是会在“洪哥”那里找到答案。
  洪连峰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主要是做行政接待,现在负责内外宣传、内外关系协调、总结报告等文字材料的起草。“一直都是写稿子宣传别人,这次轮到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洪连峰笑着说。
  提起工作中难忘的经历,他说有很多,但要说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应该是当年青岛分公司准备建立头等舱休息室。“当时我和办公室另一个同事负责头等舱休息室装修,施工只能是在晚上航班结束后,一般就是后半夜了,每天都要提前跟机场候机楼管理部申请施工许可,还要到机场派出所办理施工证件,手续准备齐全了再半夜带着施工工人通过安检进入隔离区内头等舱休息室施工。”洪连峰说。早上5点左右早航班快开始的时候他们再撤出来,有时一天只能施工2、3个小时,工人施工的时候,他们困了就在候机大厅的椅子上睡一会儿,这样坚持了几个月。
  “我这个人性格偏内向,平时话不多,但是要是很熟悉的朋友了,我也就比较能说能聊了。”洪连峰说。平时下班回家的晚饭基本是他来做,他喜欢研究一些新菜式。“也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吧,家人喜欢吃就很开心。”洪连峰说平时他偶尔也去打打篮球,晚上散散步,尽管生活趋于平常,但这种平淡是他最向往的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