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鸿雁聊解思乡之情
2018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坦桑尼亚,比艰苦的环境更加难熬的,是思乡之情。
  唐锦禄在外两年,没有休过一次假,和家中全部的联系,只能靠每月一次的书信往来。当时,当地的邮局医疗队无法使用,和国内来往的信件都是通过大使馆。每月送一次信,当次回信回答的是隔一个月前的来信内容,信息的沟通非常滞后。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聊解思乡之情。
  唐锦禄出国前,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一走,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肩上。唐锦禄的妻子当时是威海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儿科大夫,工作很忙,经常需要上夜班,只能将三个孩子扔在家里。“那时候经常晚上不敢睡觉,我们三个就跑到邻居家去睡。”谈到当年的情形,唐锦禄的女儿笑着说,“后来父亲回家后,我们都高兴坏了。”
  援非的两年,对妻子和儿女,唐锦禄心有愧疚,但他不后悔。唐锦禄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在那个年代,援非也是一件具有政治意义的事情,能用自己的医术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很高兴。
  1979年国庆前,结束了两年援非工作的唐锦禄回到了国内。两年的援非历练,让他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医生的使命,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牢记躬身履行医者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