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和富察皇后碧霞祠祭前后
2018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泰山碧霞祠
   □周郢
  随着网剧《延禧攻略》的热播,乾隆帝与皇后富察氏被迅速刷屏,而这位悲情皇后与泰山碧霞祠的因缘,也再次引发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将披露一件外国传教士对于这场公案的独家记述。
  近年国外汉学家从欧洲各地发现了一批刘松龄的私人信件,作者刘松龄(Augustin F.Hallerstein,1703—1774)为斯洛文尼亚人,耶稣会士,于清代乾隆初年来至中国,在钦天监任职逾三十年,信件涉及乾隆朝政治与社会诸多情况。其中一函,披露了乾隆帝孝贤皇后富察氏与泰山祠庙的一段因缘——刘松龄在致意大利拿波里耶稣会士Nikolaju Giampriamu的信中写道:“上帝对他(乾隆帝)的野心的第二个报复,不比第一个小,是他丧失了自己的皇后!他们在山东时,去往一个庙里祈祷,在回来的路上,皇后突然生了可怕的病,一天就死了,给皇帝带来极大的羞辱。因为那些神不要听他的祷告。这个可怜的皇帝感到这么严重的丢了脸面和难以忍受。”
  刘松龄信中所说的乾隆帝与皇后“在山东时,去往一个庙里祈祷”,这座庙是指泰山之巅的碧霞祠(或说济南舜庙,不确)。这在史料上明确可考。
  乾隆帝孝贤皇后富察氏与泰山情缘可追溯至乾隆十二年(1747)。富察氏16岁嫁给还是亲王的弘历,两人情投意合,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当乾隆即位之后,富察氏就被立为皇后。皇后最初生有一位皇子永琏,不幸夭折。此后皇后不断祈祷神灵,希望上天能再赐麟儿。总算天遂人愿,到了乾隆十一年(1746)的四月,生下了第二位皇子,就是七阿哥永琮。永琮长得漂亮聪慧,一降生就深得帝后的喜爱,被内定为储君。谁知乾隆十二年十二月,永琮又染上了天花而夭亡。皇后时年已36岁,再丧爱子,打击实在是巨大,身体已难支撑。可就在这时,皇后做了一个奇异的梦,让她得到了些许的精神安慰。根据乾隆时人程穆衡《金川纪略》卷二记载:“皇后复以爱子去膝下,悲悼成疾,梦碧霞元君召之。”也就是说,在皇后的梦中,七阿哥是被碧霞元君召唤到泰山去了。
  碧霞元君是著名的泰山女神,古代有一种神秘的传说,说人间不幸夭亡的灵秀孩童,会被元君接引入仙宫,得到她的爱心保护,成为泰山上的玉女仙童,有时还会转世人间。如宋人小说《盈盈传》写到有一位歌妓叫吴盈盈,因为思念恋人,身染重病,郁郁而亡,芳魂便被泰山女神命侍女接至仙宫,后来她的恋人遵遗言来泰山寻访,女神又通过托梦,让二人在梦中结合。清人查为仁《莲坡诗集》也有碧霞元君召覆舟溺亡的才女杜丽春来琅苑任职的故事。由此碧神殿成为众多夭儿父母心中的感情寄托。悲痛中的皇后因此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皇帝能陪她一同前往泰山寻访爱子。乾隆皇帝即刻允准。这样乾隆十三年的东巡之礼,就增加了一个新的议程:帝后登泰山叩拜祭祷。历史上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的皇帝不下十几位,但皇后亲祭泰山,实不多见。在富察皇后之前,参加泰山大典的皇后只有唐高宗之后武则天,所以富察皇后泰山之行确非一般。
  乾隆十三年(1748)的二月二十八,乾隆皇帝和皇后来到了泰安,次日乾隆在岱庙行过祭祀典礼之后,即同皇后登上泰山山顶。他们要去的地方,便是元君祖庭碧霞祠。碧霞祠建在泰山山顶,是一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天上宫殿。正殿中供奉着元君的神像,天下信众争相叩拜,香火云集。乾隆的祖、父都是碧霞女神的崇信者,康熙登泰山时,开启了皇帝亲叩碧霞祠的先例。其后雍正也恭谒碧霞祠,还写过两首礼赞碧霞元君的诗,其中有“奖孝褒忠佑万方”这样的句子,这是对碧霞元君极为崇高的一个礼赞。
  乾隆皇帝与皇后此刻点上了御香,双双跪倒在碧霞祠下,希望碧霞元君能护佑爱子在仙界幸福安康。为表虔诚,乾隆特御赐碧霞祠欢门(指庙口用彩帛、彩纸等所扎的门楼)三架,黄金九锭(每锭重一两),银九锭(每锭重十两)。皇后也赐了银锭。
  古人认为凡人与神的沟通,是通过梦境完成的。所以当天晚上皇帝和皇后没有下山,住在新建的云巢行宫中。此宫离碧霞祠只有咫尺之遥,居此就是希望碧霞元君和爱子能出现在他们的梦中。可是这天夜里,行宫之中平静如常。苦心等待的皇后,竟没有得到元君或儿子的托梦。此情恰如乾隆帝在《夜宿岱顶》诗中所咏:“清梦不可得,求仙果痴想。”转眼就到了次日,期待中的皇后再一次来到碧霞祠叩拜,并执意不肯下山,一定要在行宫再作等待。这样,当晚帝后仍然是驻跸云巢行宫中。这一夜等漏壶敲过子时之后,宁谧的寝宫之中,却发生一场非常事变——皇后在神情恍惚中突然病倒在床。人们猜测,很可能皇后因得梦而心潮起伏,致病情突发。
  这个发生于深夜行宫之内的秘事,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根据是乾隆皇帝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后来乾隆再次登上泰山,经过云巢行宫,追想这段经历所写,其中有句云:“云巢若问前巡事,泪洒空庭不忍留!”意思是当我再经过云巢行宫,总想起那段往事,看到空荡荡的行宫,让我泪流不止,不忍心停留!写到这个地方,乾隆还专门加了一个注:“戊辰三月,孝贤皇后得病实于此。”戊辰也就是乾隆十三年,那年三月份中,只有初一凌晨乾隆皇帝皇后还在泰山,天明后他们就下山了。也就说孝贤皇后这次行宫染病,就是在三月初一子时到辰时的那几个时辰。正是乾隆此诗,让我们知道了那夜行宫中的突发之变。
  三月初一帝后下山后,乾隆让皇后乘御舟走水路速回京师诊治。谁知刚到德州,皇后就在“青雀舫”舟中溘逝,终年37岁。这时距三月初一的泰山行宫发病,仅仅10天。这便是刘松龄所说的皇后“去往一个庙里祈祷,在回来的路上,皇后突然生了可怕的病,一天就死了”的真相。
  富察皇后的去世,是乾隆皇帝一生婚姻生活最为沉重的打击,他对皇后的思念,可谓至死不渝。虽然刘松龄说皇后之死“给皇帝带来极大的羞辱,因为那些神不要听他的祷告”。不过乾隆帝却认为皇后最后一段心缘是留在了碧霞祠,而据明代以来的民间传闻,生前崇拜、敬奉碧霞的皇后,她们去世之后灵魂就可能进入泰山仙界。据说明万历帝母慈圣太后与崇祯帝母孝纯太后生前乐善宽仁,去世之后都成为仙界女官,和元君一起享受人间的香火。人们觉得生前崇拜碧霞的富察皇后,她的魂灵也应来倚元君。缘此乾隆皇帝就对泰山增加了一分难解的感情,所以他一生之中多次登上泰山极顶,将对爱妻、亡儿的无穷思念,都寄托在碧霞祠的袅袅香烟之中。“瞬息十春岩电影,年来忧乐忆从头。谁能石上三生认,且看烟中九点浮”,碧霞祠西碑亭内这首乾隆诗刻,正是借三生之石的哀艳传说,寄寓了对亡妻富察泰山情缘的无尽追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