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围绕“精”字做文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2018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现场指导。  本报记者 李云云 摄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借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围绕“精”字做文章,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便利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昝龙训 李敏

准入服务精简化:
四十五证合一
“一次办成”再提速

  为深入贯彻落实原工商总局等十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和《山东省工商局关于做好全省“多证合一”改革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在“三十一证合一”的基础上,自6月30日起,济南市工商局将14项涉企(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全面实施“四十五证合一”。随即,商河县市场监管局全面启动“四十五证合一”登记。
  在商河县政务中心,商河县市场监管登记窗口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市场监管登记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记机关经审查合格后,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四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
  “大家在办理业务时,往往会出现资料准备不齐全,因此耽误不少工夫,为此我们在窗口推出了‘二维码’登记注册服务指南,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窗口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该“二维码”主要涵盖了公司登记材料、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材料、分公司登记材料以及相关登记流程等9类业务资料,办事人员只需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能快速获取办理该项业务应当准备的资料、基本流程等相关信息,便于市场主体提前准备办理业务的相关材料,有效节约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济南鑫佰旺化纤制品有限公司的黄先生通过窗口推出的注册登记“二维码”,跑一次便拿到了营业执照。黄先生说,“原来办张营业执照怎么也得来两趟,现在扫二维码,就能知道办照需要哪些材料,几分钟就能准备好材料,一趟就能办成,真是太方便了。”
  此外,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执行登记注册简化程序。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一人受理审核制”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登记业户凭住所(经营场所)承诺书申请登记,不再另行提交其他住所证明材料。
  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车富春说,“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四十五证合一’和‘一次办成’改革,并通过开通微信平台、邮寄服务、容缺受理等举措,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得准入服务更加精简化,实现了营业执照办理由按天计算向按小时计算的飞跃,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截至7月底,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发放“四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561张,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创业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实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品牌培育精品化:
念好“三字经”
推动品牌战略实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培育名牌产品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品牌,很可能面临夭折。“近几年,我们县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仍然缺少叫得响的名牌,因此我们从‘创、护、用’三个方面,来实现品牌培育的精品化,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工作人员说。
  为了提高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开展商标助企大走访活动、组织相关企业参加2018山东(济南)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商标品牌战略高端研讨会、开展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专题培训等。同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由专人跟踪指导,帮助完善评价、管理、申报、评定等材料,做到“调研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有效促进创牌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市场主体,对商标品牌建设不是很熟悉。”车富春表示。为此,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建了2处商标品牌指导站,工作人员会指导市场主体进行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
  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双打”专项整治工作,以保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农产品商标和地理商标为重点,利用多种信息渠道主动发现和梳理案件线索,集中力量查处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重大典型商标侵权案件,严厉打击假冒和傍名牌等商标侵权行为。今年以来,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
  品牌最主要的还是“用”,要发挥品牌的价值。作为农业大县,商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9件,目前使用比较好的地理标志商标有“商河大蒜”“路家珍珠红西瓜”“张坊核桃”。特别是“商河大蒜”的使用,在市工商局商标处的积极沟通协调下,促成了“商河大蒜”产品行业与西城集团的合作,为商河品牌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在品牌化建设中,我们希望借助精品化的培养,在各个行业内树立一个标杆,进而带动深化延展商标转型升级发展服务,促进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特质的商标提档升级,带动各类商标发挥更大效用。”车富春谈道。
日常监管精细化:
强化信用监管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

  “每个人对于营商环境侧重的点各有不同,我最在乎的是我所在的市场环境能否公平公正,这除了要求各个市场主体自律之外,更需要像市场监管局等各个部门的监管。”玩具厂经理李先生坦言。目前市场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这也要求监管部门的事后监管更加精细有效。
  为了“信用监管”,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监管机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有效发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作用,不断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大力提高市场主体信息归集、评价、运用能力。
  同时,强化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完善以“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为基础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流程全景图,形成衔接全链条,现工作全覆盖。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联合随机抽查,促进监管更简约、更高效、更便捷。
  “市场监管具有负责性和联动性,单靠一个部门很难完成,所以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还需要行业、市场主体、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车富春强调。其中行业自律是对行政监管的重要补充,以特种设备电梯来说,成千上万的电梯抽检一次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只能依靠于电梯所有单位和使用的日常维护。
  社会公众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有重要影响。商河县市场监管管理局正拓宽其参与监督的方法渠道,切实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机制,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市场力量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希望每一个商河人都能加入其中,共同优化咱们商河的营商环境。”车富春如是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