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走进家里,切实服务群众
莒县东莞镇开展“小巷先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2018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31日讯(记者 彭彦伟 实习生 尹丽楠) 记者在莒县东莞镇采访时了解到,为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结合东莞镇实际,在全镇开展“小巷先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每个党员服务一定数量的村民,帮助协调村民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28日上午9点,莒县东莞镇付家庄村付京龙吃完饭在自己负责的巷子里溜达着,从四月份以来,付京龙对这种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他现在负责联系村里14户村民,对门前卫生的监督,邻里关系的协调,以及这些村民与村委的沟通等各种事情。“每天不转转就感觉少了点什么,身上责任感更强了。”付京龙说。付京龙今年78岁,是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是党员,但由于不在村委任职,付京龙平时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现在经常看电视,说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之前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付京龙笑着说。
  这是莒县东莞镇今年开展“小巷先锋”志愿活动以来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份,东莞镇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小巷先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旨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村里的管理服务作用,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原则,把各村党员分布在村里小巷,让他们切实担负起美丽文明建设、惠民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监督、社会管理服务等工作职责,构建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全镇52个自然村按照“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亲缘”相连的特点,在每个小巷口设置一个带有党徽的标牌,村党组织与党员签订《党员责任小巷责任书》,并将党员的姓名、手机号码、责任范围、服务承诺。“晒”在巷口的标牌上,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个小巷由一名党员负责10户左右的村民,定期走访、收集巷区内的社情民情。
  针对群众的需求,深入开展党员“挨门走、访民情,面对面、解民忧”活动,做到对村民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思想动态清、隐患矛盾清、服务需求清、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清。同时,对小巷里发生的突发事件、邻里纠纷、家庭变故、群众诉求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到场。对巷内困难群众、重点帮扶对象、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做到每周走访,做到村里工作管理无死角、服务零距离、工作全覆盖,实现了从“群众找我办事”到“我找群众服务”的格局转变。
  “小巷先锋”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镇党委和各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共同负责,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对收集上来的问题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每月对“小巷先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对制度不落实、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整改情况要向群众进行通报。对在“小巷先锋”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各党组织都能认真挖掘,对工作突出的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将在每年“七一”表彰会上进行表彰。
  东莞镇“小巷先锋”党群连心服务工作机制实施以来,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7起,调处矛盾纠纷13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0余人次,实现了“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连心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东莞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