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葆元
周庄与周村一字之差,风格迥异。它们一个被长江养育着,钟灵毓秀;一个被黄河哺乳着,罡风浩荡。同是古老的商城,却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比较。当我们把这两个古镇放到一起,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工商业的浸染和传统工商业对文化的支撑。这是两个典型的商业文化的标本。
周村是北国的丝绸之乡,桑蚕业悠久。丝织自宋时起就有了深远的影响,与江南的丝绸同时供应北宋的都城汴京,明末清初发展成重要的商业中心,所以1904年清政府把这里与山东首府济南和潍县同时批准为开放的商埠,是有着深深的考量的。这里有300年的经济发展基础,民商经济实力雄厚。在此之前,公元1775年乾隆帝南巡,考察周村,赐封这里“天下第一村”的称号,着实是对周村经济繁荣景况的嘉许。
周庄同样发端于北宋。元祐年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捐出200亩祖田给全福寺。当地百姓感念他的义举,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周庄。元朝中叶湖南商人沈佑迁居于此,这里有了商业的萌芽,到了他儿子沈万三一代,把商业直做到姑苏城。朱元璋打下天下,欲加固南京城池,苦于没有银两,找到沈万三筹款。沈万三独家出资,竟修筑起一座南京城,你说他多么富有。如今在苏州行走,观前街上到处都是沈万三的店名。他的家乡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这两个第一都是发端于宋元,经过明朝的经济培育,至清朝走向繁盛。给我们留下了繁街锦巷、画楼深院、石桥古渡、梵塔僧楼,还有当地独特的饮食、戏曲、工艺以及创业、积善、布施层面的万千故事,当然也有豪宅里的悲欢离合。正是这些经济的、文化的元素,交织着构筑了江南的周庄、江北的周村。
今天的周庄和周村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当我们用文化的视点研究这里的经济文化现象,看到的是中国商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有意思,传统的中国文化是看不起商贾经济的,也就是说,社会的统治者并不十分重视经济基础建设。然而,商人们却从儒家的理念中提取了适合商业性的文化,从明清起就形成中国式的企业文化。比如周村的仁德茶庄就提出“以仁谋利,以德待人”的经营理念,在质量管理上提出“精进傻卖”的原则。商人们制定了严格的市场法则,同行间不欺行霸市,自家不出尔反尔。比如瑞蚨祥绸缎庄的店规“让尺不让价”,就是说你买七尺绸缎,七尺的价钱毫厘不让,但是在丈量时可以给你量出七尺半,足以让你做成一件衣衫。这就保证了不对同行倾轧、不扰乱市场,也保证了商号自立于众家之间的信誉。这些精神都取自儒家学说,这些规矩的制定保证了市场有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商业规矩都是自我约束,这是中国商家十分可贵的精神。
有规矩,还得守规矩,才有良性发展。“两周”的经济市场都是这样培育出来的。周庄有个“银子浜”,沈万三的故宅就在那里,临水而居,以湖水的浩瀚喻银两的雄厚。周村有条“银子市街”,街只有245米,最多时云集了108家银庄票号,除了本地银庄鸿昌福银号,当时中国金融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山西票号都在这里设立分号,数一数,有祁县的大德恒、三晋源银号,平遥的日升昌、新泰厚银号,太谷的协成乾、大德玉、大德川银号等,号称周村的“山西八大银号”,聚集起银根600万两。现在扩容了的周村区面积307平方公里,当年要小得多。在这样一块土地上,这些银根支撑着多大的交易量呢?当时坊间有谚语:“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都是同时开埠的商城,周村力压省府和潍县,足见它的经济实力。
晋商的介入给周村带来了晋商文化,这里的建筑具有浓厚的晋地风格,深宅阔院,高门华楼。去过山西平遥、祁县的人,看惯了那里的建筑形制,再看看周村的楼宇,何其相似?晋文化与当地齐文化交融嫁接,就派生出周村的辉煌。在这里行走,看着那些在岁月里残凋的石饰、老去的门庭、镜面般的古道,还有古道上遗留的木车轮,哪个不带着曾经的荣华?在这里感知到的是昔日的恢弘,这是传统商业文化留给我们的印记。
改革初期有一个说法,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搭台引进经济有多大的可靠性?我没看到有关统计。在周庄和周村我们看到的是经济搭台,唱文化的戏。周庄有昆曲。一位作家说,周庄白天是游人的,夜晚是昆曲的。晋商挣了钱要唱戏,他们的戏唱得独特,戏台要搭在神殿前,台前是观众,台后是神像。他们说,这叫唱戏给神听。观众听到了,神也听到了,观众就是他们的神,而他们的戏就是经济发展。周村原来有两座戏台,在这里唱的是齐地的五音戏,也是响亮的高腔,不似昆曲小桥流水般委婉,恰似黄河奔腾的激昂。我不是戏曲专家,不知道周村的曲剧中有没有山西梆子和秦腔的喊与吼?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这里的文化是齐晋文化的结合体。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也就是说,经济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又反过来左右着经济基础的建设。同时它承认,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成正比,但是经济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大繁荣。任何历史时期都需要物质的丰富和精神文化的丰厚。周庄和周村就诠释了这一点。昔日繁荣的遗迹斑斑可见,它们的商业现象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积淀,把优良的商业精神升华到文化的层面传承着、发扬着,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