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兜底设施体现社会公正
2018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院长李峰表示,此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十分震撼,相对理论上的数据对比,直观的实验结果更具有冲击力,也突出了交通拥堵给城市带来的“焦虑”。
  李峰认为,目前,城市以小汽车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已带来了交通拥堵、雾霾等弊端;长远来看,这种发展模式还会带来城市活力不足、人口外迁、城区空心化等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面临这样的城市发展困局,像西雅图、巴塞罗那等城市正在动用巨大的社会资源,优化、重构城市交通线网,试图通过构建更具吸引力、更友好的公共交通来复苏城市。”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更是体现城市公平性的兜底措施。”基于公交车与小汽车共享车道的通行效率实验结果,李峰认为,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市民出行的基础性设施,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从实验结果来看,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优先保障公共交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济南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拥堵日趋严峻,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要缓解这些“城市病”,都需要支持公共交通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