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召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推进会议
加强医疗控费,优化资源配置
2018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推进会现场。
  家庭医生服务队为老人进行健康查体。
     本报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孟庆楠





  17日,济宁市召开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推进会,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推进措施。全市将强力推进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先行县建设,推进“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计划,并连续3年、每年扶持全市10—20个薄弱乡镇卫生院,确保年内9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2020年全面达标。
  深化医改
加强医疗控费

  今年以来,济宁市巩固实施在全省率先推行的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项目,3774家医疗机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在线诊断,累计远程会诊60万人次;建成各类医联体40个,所有11个县市区全部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启动了101个病种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207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
  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正式开启,上半年全市全人群签约率达到42.9%,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62.8%。2018年作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提质增效年,1-7月全市卫生计生监督覆盖率已达到75.9%,高出去年同期12.4%。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全市将继续推进深化医改工作,完善“三医联动”机制。近期,将进一步加大药占比、耗材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关键指标监测排名通报力度,强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整治滥检查、开大处方、乱收费等行为,加强医疗控费,确保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
  此外,还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医联体内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机制,推进县域医共体“六统一”(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耗材目录、统一药品耗材企业配送)建设。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费拨付、分配、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动能转换
全力推进医养结合

  今年,济宁市委、市政府把医养结合工作列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4个1”推进体系,先后下发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工作方案、任务分工方案,出台全市医养结合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目前,全市93.3%的医疗机构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85.6%的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已建成医养结合项目20个,在建项目27个。创新推出的“政府购买服务”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模式,已完成市级全民健康平台建设,与省级平台、11个县市区、5家三级医院、43家二级医院、153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同时,96%事项实现“零跑腿”或“只跑一次”,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率分别达到100%、99.5%、100%,位列全省第一。
  接下来,全市将强力推进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先行县建设,主要包括制定方案、机构许可、资金支持、土地供给、人才保障政策、培育医养健康产业等6项指标。推进“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从会议中获悉,济宁市即将建立创建目录库,各县市区将通过推行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诊疗、网络支付和检验检查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服务,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公布了68项“一次办好”事项,进一步理清权责清单,再造服务流程,强化“互联网+”支撑,确保“一次办好”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各县市区也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服务窗口管理。
基础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8月底即将投入使用,济宁卫生学校新校建设(PPP)项目规划及建设方案顺利通过市政府组织的联合审查,“两评一案”正进行审核。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84.3%,基层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4.5%。纳入省考核的12家县级综合医院中,10家已提前达标,2家即将达标。
  今年以来,开展省级、市级中医优势病种病例数分别为116例、3198例。启动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了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等6项制度,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服务、“互联网+”等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全面启动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癌症等“六大中心”和市级县域医疗中心建设。
  据了解,今年济宁还将继续优化市域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协调市、县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3年、每年扶持全市10—20个薄弱乡镇卫生院,确保年内9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2020年全面达标。
  此外,将加快市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市一院西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运行体制机制,确保平稳、健康运营。全速推进济宁卫生学校新校建设(PPP)项目“两评一案”评审,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加大《中医药法》宣传力度,推进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扩大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覆盖面,打造不少于20家精品“国医堂”。
健康扶贫
落实便民惠民政策

  截至目前,济宁持续深化健康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巩固实施“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八个一”工程等健康扶贫政策,已为2.8万人次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437万元。并落实“三个一批”分类救治患病贫困群众411人,落实率达到76.8%。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青岛上合峰会期间重精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全市重精患者报告患病率为4.5‰,规范管理率为89.8%。法定报告重点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全市“陆河湖空”紧急医学救援格局不断完善。
  接下来,将落实各级各部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职责,抓好对城区19个镇街的日常督导和定期考核,长效巩固保持创卫成果。强力推进卫生创建,抓好市委巡察反馈健康扶贫问题整改,对核实核准的患病贫困人口,年前全部落实“八个一”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两免两减半”等便民惠民政策,做到“人准、病清、措施实”。推动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项目落实,确保年内全面达标。
  科学防控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年内建档立卡贫困病人将全部得到免费救治,挂靠在乡镇卫生院的精神卫生机构全部上划县级管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