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闭幕
华南—都灵理工大学“长屋计划”夺冠
2018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获得一等奖。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8月20日讯(记者 李榕 朱迎雪) 8月17日,为期14天的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太阳能德州小镇报告厅闭幕,在最具含金量的综合奖竞赛中,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获得一等奖,清华大学队获得二等奖,厦门大学-法国布列塔尼—山东大学联队、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并列三等奖。
  闭幕式上,美国能源部前十项全能竞赛主任、创始人理查德·金,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胡卫平,美国能源部国际事务处高级顾问罗伯特·迪克森,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先后致辞,他们对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各个赛队的精彩作品表示赞赏,对德州热情周到、细致高效的服务保障表示由衷感谢。嘉宾们一致表示,本次大赛组织周密,准备充分,竞赛规格高,参与人数多,是历届比赛最为成功、最为难忘的一次,这得益于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筹备,得益于组委会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辛勤付出。希望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闭幕式上同时揭晓综合奖项和建筑设计单项奖获奖名单。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获综合奖第一名,清华大学赛队获综合奖第二名,厦门大学-法国布列塔尼大学-山东大学联队和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并列第三名。建筑设计单项奖的第一名由蒙特利尔大学赛队获得,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分获二三名。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作闭幕致辞。陈飞表示,这是一次盛况空前、对德州城市发展影响深远的盛会,是一届主题鲜明、富有创新创意创造精神的盛会,也是一届开放融合、务实合作共享收获喜悦的盛会。作为大赛承办城市,德州市举全市之力办好大赛,为竞赛提供了德州方案、贡献了德州智慧。这次大赛搭建起了德州开展国际合作、深化对外交流的新平台,开辟了与世界新能源前沿知识技术对接合作的新通道。德州市将以本次大赛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密切与主办方的联系,加强与各参赛队的后续沟通,用好大赛创新创意成果,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加快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德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拿到这个奖很激动,队员们也都感到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作为综合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学生代表赵一平告诉记者,从2016年3月份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他们见证着纸面上的设计稿在太阳能德州小镇落成、实现。这期间,他们花费了很多心思,遇到了很多困难,从预搭建3个月,到后来真正来到竞赛场地,大家很辛苦。更值得骄傲的是这个房子完全由学生主导,每一张施工图都是由学生着手画,每一个细节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才有了最好的成绩。
  据介绍,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被称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建筑科技的奥林匹克”。本次竞赛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联合发起,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承办,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为支持单位,邀请了来自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34所高校组建的19支赛队参与,致力于增强人们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共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竞赛过程中,就建设设计、市场竞争力、工程设计、舒适度、能耗等单项进行角逐评比确定名次。竞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开赛以来已有近40万人次到现场参观。竞赛结束后,这些参赛作品将保留在赛事场地内持续运营,太阳能德州小镇将依托竞赛展馆打造以科技博览为主题,融生态、科学、旅游为一体的绿色创新中心,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室内学习、休闲、娱乐场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