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首个“中国医师节”,青大附院五位医者受表彰
无疆大爱护人民健康鞠躬尽瘁促医疗事业
2018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邱法波 从医34年 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
  王言奎 从医35年 妇科主任医师
  孙勇 从医28年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郭明金 从医18年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姜彦 从医20年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8月19日,我国400余万医生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医者,平凡而伟大,为了人民的健康,他们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从此,无论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心中只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
  在节日到来之际的全省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全省优秀医师受到了表彰,这是对医师们兢兢业业付出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尊重和感激。这其中,青大附院五位优秀医师荣耀受誉。邱法波、王言奎2位教授分别被授予二等功、三等功,孙勇、郭明金、姜彦3位专家获通报表扬,他们,都在医生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载,为医疗事业无私奉献,为人民的健康始终牵挂。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五位具有崇高医德的医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成果。
  “面对医学难题,我坚信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勇往直前!”
  自1985年进入医院工作以来,他勤于教学科研,精于业务技术,勇于攻坚克难。在高质量完成常规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手术外,默默耕耘,积攒了1200余例腹膜后肿瘤诊疗经验,开创了腹膜后肿瘤外科特色亚专科。率先完成山东省第一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下脾脏部分切除术等。他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对口支援、技术帮扶等工作,在坦桑尼亚开展了两年多的就援工作。他先后被选为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等国家一流学术机构副主委。他领衔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省市基金支持,在行业内获得了较高认可。

  “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我会更加努力,为医疗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自1984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以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35年,以“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不断努力进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各种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技术,手术技术娴熟,尤其擅长妇科微创手术。率先独立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主持成立妇科腹腔镜组,成为科室微创手术开展的领路人。2015年将妇科机器人技术带回青岛,开创新领域。除了对技术精益求精,也注重对妇科恶性肿瘤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立即刮宫治疗宫颈妊娠,达国际领先水平。主办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治研讨班”已顺利举办10届。兼任山东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委、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副主委等职。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60余名,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被授予十佳科研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博士生导师等荣誉。

  “相比于获得优秀医师奖,病人与家属的每次信任和理解更是我努力的动力。”

  他是将医生看作天职,所到之处救死扶伤。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急症、少见病的诊治以及胸腔穿刺、胸膜活检、胸腔微创置管、支气管镜检查、内科胸腔镜等技术。2009年,参加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及重症肺炎病房工作。现任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暨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积极参加下乡义诊、社区义诊、女子监狱义诊、结核防治宣传、叶城县全民查体、援疆干部查体等活动。援疆期间,及时发现误诊病例,避免了患者死亡风险;参加科室疑难病例会诊数十次;开展了超声定位后胸膜活检、CT引导下肺活检、超声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活检等技术;协助开展医院首例胸腔镜检查,填补当地多项技术空白;指导本院医师完成多例胸膜活检技术等,打造了带不走的技术人才;对医院新成立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成功抢救危重病人数十名。山东援疆人才积极工作的风貌受到当地医院好评。

  “荣誉是认可、鼓励,更是鞭策,我将更加努力,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继续全力为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

  精通各种血管系统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微创及传统手术治疗,擅长脑卒中、脑中风外科治疗。屡次参加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获得医院重大抢救奖2项。深入开展开创性、尖端性诊疗技术,总体医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提出的“静脉血栓性疾病一站式微创治疗”在世界静脉大会上演讲推广,并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克服人手少、压力大等困难,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工作,科室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上大踏步前进。参加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项目、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获院、校、市级科研课题4项、专利2项。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等职。荣获医院十大优秀青年、十佳优秀医师、青岛大学十佳共产党员。

  “医生这份职业需要心系病患,潜力修行,继往开来,敢于突破!”

  致力于鼻科学、鼻眼相关外科学、鼻颅底外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创建医院鼻颅底外科,位居国内前列、省内第一,创新开展的系列颅底跨学科综合手术实现了省内零的突破,打破了“颅底手术禁区”神话。制定医院鼻颅底疾病诊疗流程,多项技术填补山东省鼻颅底肿瘤疾病诊治规范空白。积极探索教研教学新思路,先后开展多个课题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次受邀在电视台做学术讲解,成功救治“筷子插入颅内、眶内”2岁男童,网友纷纷点赞“最暖心医生”,多项事迹被主流媒介宣传,于2018年获“齐鲁最美青年”提名。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科室人员走出去、引进来,显著提升了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等20余项职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