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间从亏损12亿元到盈利3.7亿元
石油开发中心交出答卷让人惊艳
2018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亏损12亿元到盈利3.7亿元,桶油成本从68.3美元降到49美元……三年时间,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交出的答卷,惊艳了“班主任”,惊艳了“同学”,也惊艳了自己,连石油开发中心经理徐亮也直言“有点出乎预料”。面对在胜利油田都出了名的难开发、高成本区块,利润指标持续向好,有国际油价回升的因素,但桶油成本连降三成却是实实在在的内功。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马莉 任文盼


措施井全部见效
  今年上半年,石油开发中心实施的225口措施井全部见效,较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平均单井增油3—5吨,相当于打一口新井,带来的是产量大幅上升和吨油成本大幅下降。
  “措施有效率百发百中是存量增效,扶躺井也是存量增效。去年,公司仅扶躺井50口,就实现增油1.63万吨。”在石油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科研所所长张明星看来,百发百中的不仅仅是措施有效率,还有新井成功率。目前,他们已经相继在东营南坡、义和庄等地区完钻新井20口,钻探成功率100%。
  近年来,面对存量增效和新井增量增效并重的重要课题,科研人员确立每口新井都是“精品工程”的理念,通过“小尺度”勘探、滚动单元划分,实现用“望远镜”找方向、用“放大镜”找潜力、用“显微镜”找目标;新井成功率持续提升,推动发现“优质”建产阵地……
  两个“百发百中”让他们收获了惊喜。2017年,该公司措施井单井增油901吨,每口井比2016年高200吨;新井单井产量6.1吨,在油田排名第二位,自热递减率控制在8%;SEC储量由2016年的193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265万吨,预计今年上升到290万吨,为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数据显示,上半年,石油开发中心坚持把资源作为经营的核心,在增量上做“加法”,原油产量较计划超产4795吨,盈利3.7亿元,完成了经营绩效的127.35%。
发“错”的短信
  去年年底,是科研所例行的年终绩效发放时间,周向东通过短信看到奖金多了一位数后,满以为发错了。怀疑之余,他迅速向同事进行求证,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增加的绩效,既在张明星的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前年,他们申请了七八十万元的绩效,结果还是一成不变的30万元。2017年,绩效奖励却从连续几年固定不变的30万元,一下子增加到180万元,成为近几年来奖励最多的一次。
  事实上,年终奖之所以能多出一位数,与油田2017年实施的绩效考核新政关系密切。“新政”以价值引领、价值创造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向价值创造聚焦。
  作为负责新井运行的副所长,周向东和同事们在2017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新井平均单产6.1吨,比2016年翻了一番,全年投产新井33口,累计产油2.97万吨,排全油田第二,新井项目组因此获得绩效70万元。
  “在油藏经营中,稠油如何管,稀油如何深化认识优化调整?如何认识油藏、分析开发现状,采取进攻性研究和针对性调整,科研所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徐亮看来,周向东们的年终绩效多了一位数,石油开发中心的成本则呈现出连年下降态势,成本结构更趋合理。
  发“错”的短信,惊喜和激动过后,是主观意识的增强和创造力的迸发。通过三年滚动方案的计划实施,该单位2018年的新井都已经“装入口袋”,他们现在已经着手准备2019年的新井工作。
众矢之的
  石油开发中心8个采油管理区中4个已经将成本降到50美元以内,管理的32个区块中21个区块已经降到50美元以内……看到其它管理区的成绩,让胜凯等以稠油为主的3个采油管理区,因桶油完全成本高于57美元而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这几年,桶油完全成本排名垫底的事实,让胜凯采油管理区经理李吉慧苦不堪言,以至于每做一项决策,都要反复算好效益账。据了解,胜凯采油管理区管理的都是超稠油油藏,100多口油井全部需要单井拉油,从成本构成上来看,固定成本与操作成本基本各占“半壁江山”,让李吉慧遇到了很棘手的“两难”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增加产量能有效摊薄固定成本,致使总成本下降,效益变好。可在李吉慧眼里,稠油的增产需要增加操作成本“拉动”,而操作成本上升过快就会抵消产量带来的效益,桶油完全成本反而上升,效益不一定变好。
  李吉慧破题解难的办法,也是石油开发中心产量转型的一个缩影。
  徐亮介绍,从单元经营情况看,桶油完全成本大于50美元的还有26个单元,产量占比50.5%。其中,稠油热采开发单元15个,产量占比1/3,11个单元大于70美元/桶,成本普遍较高。
  “玩不起的稠油”让他们致力于产量结构的优化。近年来,他们持续深化效益开发理念,通过“控稠油、提稀油”来提高稀油占比,大幅压减高成本区块投入。截至目前,该中心稠油占比由高峰时期的70%下降到目前的1/3,预计明年降至30%以下。
  新理念推动新实践,油藏开发管理不能落后于油藏客观状况。针对高成本区块,徐亮计划引入民营资本技术进行合作开发,风险共担,破解高成本瓶颈,“实践证明,只有持续加大低成本技术应用,所有区块才有可能在明年降到49美元以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