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前教育训练,济宁4261名应征青年体验军营生活
尝鲜后,我的从军报国心更澎湃
2018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预定新兵学习敬礼动作。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役前教育训练
建功军营决心更强烈

  28日上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任城区役前教育训练场,700余名预定新兵正在进行基础体能训练。他们统一着装,各个精神抖擞、认真展开训练。立正、跨立、蹲下、起立、敬礼、摆臂……教官对每个动作都一一讲解、示范,确保青年们学习、训练到位。
  “入伍前就应该进行役前教育训练,在集训过程中可以从思想、品格、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考验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当兵。”来自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滕皓告诉记者,即将升入大三的他从小就有个当兵的梦想。面临实习找工作的迷茫,他当兵的想法更加强烈。不久前从学校武装部得知征兵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不断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以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以上战场的精神严格训练,为迈好军营第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来自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的预定新兵张艺卓表示,自己对入伍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谁说我们零零后缺乏血性担当,我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预定新兵李明轩在骄阳炙烤下笔直挺立,10分钟、15分钟……身上的体能服早已湿透,他纹丝不动。“这是我一次感受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但想到自己能当兵,我就愿意坚持。”李明轩说,通过参加这次役前教育训练,自己提前体验了军营生活,更加坚定了从军报国、建功军营的决心。
为孩子加油鼓气
家长场外默默守候

  在训练场内,不少预定新兵的父母在场外等待,希望能够在训练结束时和孩子见上一面,了解一下他们的训练状况。
  “我和张浩的爸爸是‘老年得子’,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平时特别宠着他,这次我们5天没见面了。”预定新兵张浩的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她和儿子第一次长时间分开,想到儿子即将去部队,自己就十分舍不得。这次,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来到了儿子训练的地方。“他晒黑了,但是身体比之前结实了,他从小就想当兵,只要是他的选择,我和他爸就支持他。”张浩母亲说。
  校园外等待的父母,大多担心自己的孩子身体吃不消,怕他们想家。得知此次训练是全封闭的,家长不能进入训练场,只能在校门外守候。
  “男孩子就应该多吃点苦,更应该学会有担当,让他们这样严格的训练挺好。”张先生的儿子正在参加训练,他告诉记者,为了不打扰孩子的正常训练,自己偷偷跑到了儿子的训练场地,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训练场景,但是知道儿子就在里面,他心里也感觉特别踏实。
役前教育训练
更好筛选优质兵员

  “今年是开展这项训练活动的第三个年头,我们不仅设置了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俯卧撑、仰卧起坐、3000米跑等基础军事训练内容,还新增了到辖区驻军参观见学、利用驻地红色资源开展专题教育等新鲜科目。”任城区人武部军事科科长赵新文介绍,教练员与参训人员同吃同住同训练,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情况,为择优定兵提供参考,为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新增教育训练科目外,还在参训青年的生活保障上也下足了功夫。兖州区训练场,一杯杯清爽可口的绿豆汤为训练间歇的小伙子们解了乏、降了暑;金乡县训练场,来自县医院的医护人员全程跟随,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云南白药等防暑降温、防蚊虫叮咬的基础药品一应俱全;嘉祥县训练场,标准的“四菜一汤”换来了参训青年们的狼吞虎咽,餐后水果更是让他们大呼过瘾。
  役前教育训练,旨在通过体验军营生活、感受训练管理氛围、了解部队纪律要求,端正预定新兵入伍动机、提高入伍适应能力,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有效减少退兵特别是拒服兵役问题发生。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淘汰303名预定新兵,优质兵员筛选已初见成效。

  本报见习记者 周惠娇 通讯员 廉恩杰 薛超

  稍息、立正、齐步走……往年这些进入军营后才有的队列训练动作,现在入伍前就提前训练。自8月22日以来,全市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相继展开,4261名预定新兵分批次走进模拟军营,提前感受部队生活。

  扫码看图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