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物老照片见证家国大发展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集老照片活动继续欢迎您投稿
2018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式钟山表。
       本报菏泽9月5日讯(记者 张建丽 王雅楠)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从9月5日起,本报开始征集见证菏泽历史发展的图像资料。“我家的这张合影怎么样?”“在照相馆拍的照片可以用吗?”征集活动第一天就接到不少市民的咨询电话。菏泽市民尹相岭不仅积极投来老照片,还带来了这照片背后感人的故事。您有什么珍贵的老照片,在这改革开放40年来,她有什么故事?欢迎您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所征集照片既可以是40年来由各界人士收藏或拍摄的各个时期的个人家庭照、结婚照、旅游照、生活照、工作照、证件照、活动照、集体照等老照片;也可以是各个历史时期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及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工程建设的照片;还可以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菏泽纪实性老照片,包括民俗风情、民间工艺、不同时期旧街貌、旧村镇、旧民居、老字号商店的照片。更欢迎提供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新老照片组照。

投稿途径:
  1、可将作品发送至电子信箱:164643455@qq.com;2、可将作品发送至微信公众账号:牡丹传媒;3、可将作品发送至今日菏泽微博;4、下载齐鲁壹点APP,在情报站中发送,然后@任意一名记者均可;5、可将作品送到齐鲁晚报菏泽融媒中心(永昌路夏威夷大厦903,由本报进行翻拍。来之前请提前联系本报。6、有不方便发送和前来的市民,可联系本报,记者上门翻拍。活动联系电话:13615302869、17554073583。
相关阅读: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难忘那块钟山表
    在老家那张旧式桌橱的抽屉里,放着一块很普通的老式钟山表,现在已经没人问津她了,但三十多年前她初次来我家时却是另一种待遇。
  1980年,我考上了高中,在离家很远的一所房子里独宿。惟恐早晨上学迟到,几次半夜爬起去学校,在教室门口等了好长时间天才亮。那时想,有块表多好啊!可又不敢奢望。当时还没实行责任制,父母一年艰辛,能使全家人吃饱饭就不错了,况且还要供我们兄弟三个上学。
  那年秋后的一天晚上,下了晚自习,父亲来到我的住处,神秘地说:“小岭,给你买块手表要不要?”父亲平时好给我们开玩笑,这次我也没当真,就说:“当然要了。”“和你娘商量好了,今年夏天我晒了两千斤干草,卖了四十多元钱,想花二十给你买块钟山表。”父亲郑重其事地说。我一看父亲当真,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泪在眼眶里打了个漩,那可是父亲冒着烈日一夏天的汗水钱啊!多少年来他想买辆旧自行车一直未如愿。
  钱寄给了在南京当兵的康健叔。我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半个月过去了,我每次上(放)学路过邮电局门口,总是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多么希望里面的人能看到我喊一声:“相岭,你家邮包!”一个月过去了,表终究没寄来,我缠着父亲又给康健叔写了信。信还没发出,康健叔回家探亲把表捎来了。
  那天晚上,我家像过年似的,父亲、母亲、弟弟轮着抚摸她、端详她,聆听她的声音,还来了好多邻居,这也是我们村里买的第一块手表。夜里,那块表就放在我的枕边,听着她走动的声音,久久不能入睡,仍然不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块表。因为那时带手表还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呢!第二天,我带着母亲用布条缝制的表带去上学,当然免不了故意把表从袖子里露出来,让同学们羡慕一番。
  从此她伴随着我上完了高中,读完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不知更换了多少条表带,她忠实地为我服务着。有一次,她被装在上衣口袋里,在我往铁丝上搭衣服时摔在水泥地上,表蒙摔碎了,表把摔断了,我没有将她抛弃,而是花了一块新表价钱将她修好了。弟弟要到远方上大学了,我把她送给了弟弟,并嘱咐他好好爱护,弟弟毕业参加工作后买了新表,把她丢在家里,父亲又拾起戴在手腕上。
  现如今,她早已光荣退休了,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每当我看到她,就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她是我家三十年多来每一步历程的见证,也是我们国家每一步发展历程的见证。       (尹相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