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俺的山东大秧歌》进京展演
700人,用舞蹈讲述“大美山东”
2018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4日、15日,大型山东民间舞蹈诗《俺的山东大秧歌》和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将分别进京展演,这是山东舞蹈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用山东舞蹈讲述山东故事,弘扬山东精神,传播齐鲁文化。两部作品的总导演、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李建国表示,“两部大型舞蹈演出作品进京展演,仅演员就超过700人,这在全国舞蹈艺术界都是不多见的大展示。”
  本报记者 倪自放

歌舞诗恢弘豪迈
民间舞自由奔放

  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创作于2015年,近年来在国内演出中广受好评,而大型民间舞蹈诗《俺的山东大秧歌》则是省舞蹈家协会联合17市舞协创作出品的新作,刚刚首演成功。
  一个是歌舞诗剧,一个是民间舞蹈诗,两者有什么区别?李建国说,从内容上说,都是用舞蹈淋漓尽致展现山东的作品,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剧”的特征更明显一些,围绕“山东美丽家园”的主题,用山东民间舞蹈的形式娓娓道来“讲故事”。
  《谁不说俺家乡好》由序、尾声及《圣贤歌》《泰山魂》《齐鲁风》《蓝黄颂》四个篇章组成,赞美“大美山东”。“每个篇章用诗意化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肢体语汇讲述齐鲁文化的绵延厚重、齐鲁大地的唯美辽阔,以及山东人的坚韧豪迈。比如《圣贤歌》说的是大舜、大禹、孙子、孔子各位先贤的故事,《泰山魂》展现的是老百姓推着小车上前线,红嫂救伤员,铁道游击队等齐鲁儿女英勇抗日的形象,《齐鲁风》《黄蓝颂》则是表现今日的山东。”
  李建国说,相对于《谁不说俺家乡好》以舞蹈“讲故事”,大型民间舞蹈诗《俺的山东大秧歌》在“述说”方面简单了许多,“《俺的山东大秧歌》是通过一个老者的讲述,串联起山东传统民间舞蹈,500多人、16支队伍的演出,像诗一样自由奔放。”
  记者获悉,《俺的山东大秧歌》集合了山东各地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山东民间舞的一次集中挖掘与展示,包括济南民间舞蹈《王皮跑灯》《手龙舞》、济阳鼓子大秧歌、商河鼓子大秧歌、莱芜民间舞蹈《花鼓锣子》、聊城的《跑竹马》、济宁的《邹城阴阳板》、烟台的《海阳大秧歌》、德州的《跑驴儿》、日照的《海中跷》、菏泽的《商羊舞》、青岛的《胶州大秧歌》、淄博的《磁村花鼓》、枣庄的《鲁南花鼓》等。
“家乡好”绚丽多姿
“大秧歌”原汁原味

  山东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齐鲁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绚丽多姿的舞蹈文化,尤其是山东秧歌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风格多样,具有强烈的影响力,是人们欢庆丰收的山东民间舞蹈。
  《谁不说俺家乡好》《俺的山东大秧歌》在内容上一个有叙事特征,一个更像淳朴的诗,但两者展示的都是丰富多彩的齐鲁文化。李建国表示,两部作品在形式上区别非常明显,“‘家乡好’更绚丽多姿,有舞蹈、诗歌、歌曲以及多媒体展示,‘创作’的意味更大。‘大秧歌’则更原汁原味,是对山东民间舞蹈的整理展示,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主要是集其精粹,绝不妄加更改。”
  李建国说,《谁不说俺家乡好》中舞蹈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更为形象地阐释传统文化。“比如歌舞《孔子》用中国古典舞与太极元素相结合的肢体语言去阐释传统文化,当众书生在杏坛下饱读诗书,当先师孔子给弟子答疑解惑,当我们熟知的《论语》朗诵起时,观众很容易跟随舞者去阅读、感受,触摸有温度的传统文化和儒家精神,引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部分段落3D技术的使用,大大拉近了观众和这部歌舞诗剧讲述故事的距离,“我们追求的是让观众有浸入式的体验,像看3D电影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俺的山东大秧歌》的“原生态”则表现在,“比如,舞队指挥乐大夫舞在最前方,手持马甩则寓意消病去邪。台上丑婆是乡间老妇扮相,傻小子则是顽皮孩童扮相。傻小子猛地蹲坐在台上,丑婆与他的逗闹风趣幽默,引得观众哄笑。这些民间舞蹈谁也替代不了谁,因受表演时间的限制,我们展示的是民间舞蹈最精华的部分。”李建国称,《俺的山东大秧歌》参演演员大多来自基层秧歌队,保存了原生态的汉族民间舞蹈风格,呈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山东民间舞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