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教我们尊重和敬畏自然
2018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如果能做到及早部署,未雨绸缪,就能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否则,任何一点疏忽遗漏和麻痹大意都可能导致灾害雪上加霜。
  早已让人惴惴不安的台风“山竹”昨日在广东沿海登陆。“山竹”所过之处狂风暴雨,极具破坏性,一些城市不仅交通陷于瘫痪,建筑物也遭到损毁。窗户从高空呼啸坠落,海水倒灌冲入酒店大堂……这些画面不仅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让人深思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法避免,也难以控制。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面对台风,无须怨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坐等风来,听之任之。这些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证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如果能做到及早部署,未雨绸缪,就能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否则,任何一点疏忽遗漏和麻痹大意都可能导致灾害雪上加霜。
  曾经,我们相信“人定胜天”,认为我们可以战胜大自然,但是频发的自然灾害一再证明,违背自然规律的战天斗地是徒劳的,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先顺应自然。当然,顺应自然并不是“无为而治”,而是要积极作为,在做城市规划时要有前瞻性,在搞城市建设时要坚守安全底线。现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国家反而很少因为地震造成重大伤亡,也足以说明积极的防灾减灾是多么重要。所以,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对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建造规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以心存侥幸的态度应对自然灾害,在城市建设和治理上只追求表面的光鲜,不愿意在内里下功夫,使得城市日渐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考验。很多地方的降雨动辄几十年一遇,排水能力却是几十年不见长进,逢雨必涝,年年市区里面看“海景”。一旦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平时的麻痹和懈怠就会把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成倍放大,天灾背后人祸显现。回顾这些年来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必须牢牢地记住,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不能是装作若无其事,无视它随时要爆发的力量,只能是积极地面对它,以谦卑之心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避免盲目的移山填海和大拆大建。一些城市在宣传建设成绩时,喜欢凸显改天换地的变化,总以城市面貌已经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为骄傲。这其实是值得反思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愿景,但是人与自然怎样才能越来越和谐?自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规律,只有人去主动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把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体现在日常,多做顺应自然的工作。如此,再有类似“山竹”的强台风登陆,可能就不会造成这么多的人焦虑和恐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