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入园难”,先增供给量
2018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省应对“入园难、入园贵”再出实招硬招。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山东省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针对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无规划、规划不足或者规划不落实、应建未建、应交未交、挪作他用等突出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要求各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近年来,我省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对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配建标准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提出明确要求。按照这一“意见”,城镇居住区每3000-5000人口设置一所6个班以上的幼儿园;规模不足3000人口的居住区,规划部门应进行区域统筹,合理规划幼儿园配建项目。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不难看到,提高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配建标准针对的是“入园难”,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针对的是“入园贵”。
  “意见”虽好,落实不易。多年以来,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问题不少。有的没有按要求规划配套幼儿园;有的虽有幼儿园规划,但要么规划幼儿园不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要么未按要求开工建设或者未列为首期建设。这直接导致不少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建未建。与此同时,有些已按规划建成的配套幼儿园未依有关法规政策或合同约定移交当地教育部门,甚至被开发企业违规挪作他用,比如被出租、出售办成高收费民办幼儿园。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供给。
  这种影响不仅有总量上的缩减,更有结构上的“劣化”。按照相关规定,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条件不具备的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方式按照约定条件无偿委托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机构、社会团体、民办幼教集团等办成资产国有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这个角度来看,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不达标首先就意味着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上的折损,客观上加剧了与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不足高度相关的“入园难、入园贵”。
  及时出手,针对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任务细分、分工明确,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的原则,对全省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限期专项整治——直接将触角伸入千家万户所在的小区,在看似琐碎的幼儿园配置环节集中而坚定地用力。这样的治理之策切口虽小,但挠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痒处。经由一番扎实有力的整改,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家长们不再为“入园难,入园贵”而发愁,这样的情景,该有多么令人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