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河送暖
2018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热力施工人员猫在地下三米的土坑内焊接管道。
  济南热力施工人员焊接时的火花照亮了黑夜。
     文/片 本报记者 邱志强     张晓燕      

  10月7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回城路上车辆络绎不绝。济南热力集团供热五公司能源处的孙崇勇把孩子送回学校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在春晖路的工地。
  22点,省城街头寒意袭人。在春晖路与规划35号路热力管网工程现场,多名焊接人员猫在地下三米的土坑里,正低头紧张作业,现场火花四溅。
  这边开挖的沟槽里,工人进行下管准备,那边已经下管的工人正进行焊接;这边焊接好的管道工人正在探伤,那边管道已经开始套保温材料……这段要铺设的供暖管道全长3.6公里,为了赶工期和不影响周围市民正常出行,施工人员“二班倒”。
  从9月10日进场施工到现在,施工人员张硕一般都从晚上9点坚守到次日凌晨5点,即使十一假期,他也没能和家人好好相聚。在张硕印象中,这次施工有些不同,需要穿越铁路和横跨60米的杨家河。“河水虽然没那么深,但整个施工都在河道里完成,太令人难忘了。”
  “目前施工已经顺利完成85%,不会耽误今冬供暖。”现场忙碌的孙崇勇强调,这些管道铺设完成后可以替代一台70吨的燃煤锅炉,更加清洁高效地为周围约200万平方米的面积供热,惠及8万人。“为了保证今冬供暖,再累也值得。”他嘿嘿笑道。
  记者了解到,这次施工完成后惠及彩虹湖小区、子木花园小区等。从前,这些小区主要通过35吨和70吨燃煤锅炉供暖。而为了治理大气污染,35吨燃煤锅炉前年已被拆除。“70吨锅炉刚够供热200万平方米,如果出现特别冷的天气,居民家里温度就不达标。”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此次热力管道施工完成后,附近居民将用章丘余热作为主力进行供暖,70吨的燃煤锅炉作为备用。
  23时30分,记者离开时,焊接管道产生的明艳火花,像是夜色中的一片星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