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工行”系列报道:
愿做扶贫路上的领路人
--记工行泰安分行驻村第一书记董宗民事迹
2018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2月,工行泰安分行党委把董宗民同志委派到肥城市边院镇北古店村任第一书记。从走上第一书记岗位的那天起,该同志不忘初心、牢记党的宗旨,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全心全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扶贫攻坚作出了积极奉献,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和赞誉。
  肥城市边院镇北古店村759人,35名党员,700亩地。属泰安市级贫困村。该同志到北古店村通过调查了解到:一是饮用水管道因多年失修,漏水严重,下游的用水群众说“饮水似用油”造成饮用水极为困难;二是因原老机井多年已不能抽水,造成700亩平原地无水可浇,只能看天吃饭。以上两项造成了群众生活困难和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也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广大群众最急切盼望的问题也是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把群众饮水、用水的愿望选择为到任职后要完成的一项首要任务。
  该同志与村支部及时研究了自来水改造的预案、措施和管理方法交党员群众代表会上进行研究、表决通过并实施。整个工程花费13万元,对上争取7万元,群众捐助6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500米,安装水表185块,做到了3至9户一个管理井。整个工程5天完成,并保证了每户每天二十四小时有水吃。在通水的当天,一位80岁的老大娘在街上看到我们后高兴的大声喊到“又随时吃上水了!”自来水改造前的每年用水两万四千立方水左右,而现在全年在四千立方水,达到了节水节能又节约的效果。
  群众浇地用水也是一个重头戏,在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在泰安分行的关怀下,争取资金50多万元,连续两年打了两眼均200多米的深井,铺设暗管六千米,更换和增加两台变压器,使全村七百亩地全部又用上了机井浇水,为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还做好了以下其他工作:一是筹集资金9万元,建幸福院11间,为老人老有所养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利用幸福院闲置房顶,争取资金二十万元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15年12月份发电入网,效益十分稳定;三是近两年每年过冬、过年他都写工作汇报与申请对贫困户进行救助。泰安分行党委两次召开关于扶贫的党委会听取汇报并到北古店村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并发放慰问金。2015年泰安工行对29户特困家庭按一千元的标准发放了一吨煤、棉被、油和面;2016年对25名因病致残的贫困户、3名留守儿童,47名六十岁以上独居老人和80岁以上全部人员发放了慰问金。第二轮派驻第一书记期间泰安工行三次共出资9.71万元进行修桥和对贫困人员进行救助。
  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工作以来,使该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得到了锻炼,并深深的感到深入到了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真正了解到贫困人员的疾苦,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心声。直接感到群众的温暖,才能主动心甘情愿为老百姓多跑腿;只有紧紧依靠派驻单位这个靠山,才能多串有关部门争取最多的资金支持;只有脚踏实地多为群众多办实事,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到真正的实惠,才能得到赞成和拥护。
  在分行党委、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和村两委两年的努力,使他可喜的看到村支部班子气正,村民气顺,本村由原来的上访村变成了稳定村,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肥城的先进村,村容村貌也大变了,也看到了其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
(通讯员 赵绪春 张昌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