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疯子,还是英雄
2018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黄泳祯
  如果你没有读过《堂吉诃德》这本书,仅凭坊间的流言推断,一定会觉得堂吉诃德是个不切实际的疯子。事实上,堂吉诃德确实是如此一位人物。当看到他将风车当成巨人,混战得伤痕累累时,我忍不住在图书馆里喷笑出声。这是怎样的一个疯子啊!他做的事从不符合常理,让我连连摇首咋舌,反正我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他疯狂、沉溺幻想,常常不作理性的判断便提起长枪制造混乱,以至于被人耻笑,如同舞台上人人起哄的谐星;他无厘头、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出洋相,被风车和自己拯救的囚徒打得一身伤;然而,他又痴情、乐观,坚守骑士精神,不被外物的繁难拘束自由的手脚,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哲学家的漫谈品质。堂吉诃德在我心中的形象大致就是这样。
  关于冒险的故事,我看过许多。如同唐僧踏上走向西天的道路是为了取得真经,堂吉诃德老年出走冒险也不过是想要实现心中的正义。他所做的一切荒唐事的前提都是自己信奉的骑士精神:他想要旅居“堡垒”,身上却一个子儿也没带,因为游侠骑士小说里从未有人身上带钱,导致仆从桑丘被几个大汉兜在毯子里上下抛掷;他自诩行侠仗义,不仅解放了被奴役的牧羊人,还救下一群被押送的囚徒,打乱了社会生活的秩序,结果自己却被囚徒捉弄了一番;他擅自将村妇杜尔西内娅定为梦中情人,坚信她是一位美丽高贵的公主,却从来没有见过她,只一味吩咐桑丘帮他转告自己的爱恋对象,后来又听信谗言让桑丘打自己一千鞭……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没有人不嘲笑他,就连忠心耿耿的仆从桑丘最终也识破了他的“真面目”。乡亲们担忧他的心理健康,不仅烧光了关于骑士的书册,还假扮林中骑士与堂吉诃德决斗,只为阻止他的冒险,让他老老实实回家当一个平民。可是,堂吉诃德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屠格涅夫曾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这两个小说人物,认为不应将堂吉诃德武断地定义为一个小丑、一个荒唐的人。塞万提斯既为嘲笑中世纪骑士小说而创造出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又将自己对于政治、哲学的思想寄托在他身上。堂吉诃德从不退缩,只要符合骑士精神,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堂吉诃德从不出卖爱情,即使杜尔西内娅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梦中情人,他也不会对这样虚无飘渺的感情作出一丝背叛。在这层意义上,堂吉诃德反倒成了我所崇拜的对象。
  书里书外的人都为堂吉诃德感到悲哀,他却从不自怨自艾,因为堂吉诃德只信奉一个真理,从不改变,以充分燃烧着的意志坚守内心的向往,我羡慕这样的人,尽管我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成不了他。在当代社会,多少“堂吉诃德”式的事情发生了?穿过层层车流,好心扶起了跌倒的老人,却遭诬告;一生资助近200名贫困儿童读书,被确诊胃癌后英年早逝,然而接受资助的家长嫌弃他死得太早……令人心寒的事情太多,“堂吉诃德”被世俗的冰冷逼成了“哈姆雷特”,2011年,佛山两岁的女孩小悦悦被面包车碾过,因十几位路人的无视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社会的残酷磨蚀了我们的心灵,人人自危,面对他人的苦难,连伸出手搭救一把都做不到。
  尽管对堂吉诃德的精神表示赞美,屠格涅夫依然承认哈姆雷特才是人的未来。在小说最后,堂吉诃德终于认清骑士小说荼毒心灵的事实,表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他不是堂吉诃德,而是“善人阿隆索”。虽然堂吉诃德最终没有成为一名伟大的骑士,但我确信,他的一生是没有遗憾的,他做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敢做的事,世上的一切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明透彻。
  堂吉诃德的故事就像他在蒙德西诺斯地洞里的遭遇一样,所有人都以为他不可能从黑黝黝的洞里出来了,他却在那儿看见了一片世外桃源,那是只有善人才有资格居旅的圣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