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饭男”用厨艺展示对人生的理解
2018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亚圣孟子的“君子远庖厨”,到民间约定俗成的“男主外,女主内”。下厨房做饭,似乎从来就不是男人的日常。然而,在社交平台“豆瓣”上,有一个存在了11年的“饭男”小组,以男人做饭的方式,吸引了15万人乐在其中,成为豆瓣著名的精神部落之一。11年间,天南海北的各色男人,在这里留下了麻辣鲜香的记忆,走向烟火红尘的生活。11年后,那些在烹饪中感受生活的男人们,现在都生活得如何呢?

  □卡努比
 
  男人做饭,远远不只果腹这么简单
  11年前的2007年5月23日,是“文元”注册进入豆瓣的第一天,也就在这一天,刚在北京落脚的他创建了“饭男”小组。为的是让那些独自漂泊在异乡的直男,能有个慰藉空虚肠胃的交流空间。彼时,距离乔布斯拿出改变互联网生态的苹果手机还有2年,距离24小时无休的便利店、满街飞驰的外卖小哥,更是还有漫长的5年要等待。
  所以,对许多尚在单身的年轻人来说,能在“饭男”小组里看到与自己境遇相同的直男,居然能做出如此精巧的饮馔,不啻为一种鼓舞和召唤:他们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更重要的,通过小组下的各地“蹭饭交流群”,组员们可以在孤独的异乡吃到温馨的家常菜,扩大交际圈,尤其是认识姑娘。
  正是这些诉求,构成了“饭男”小组的核心生态:组员亲自制作美食的过程和成品照片,各类以美食社交为目的的线上线下活动以及组员们都希望看到的“饭男”生活故事展现。
  这一生态,在“饭男”小组被回应最多的帖子之一——Nomad的“坐标北京,就是会做饭!就是没‘女票’!”中展现无遗:坐标北京昭告生活区域;会做饭传递出愿意与人分享的态度;没女朋友,征婚交友的意图昭然若揭。
  就是这样一个“动机不纯”的帖子,自称“人丑不高会做菜”的北京土著Nomad,用115张亲手做的美食晒照,在4年多时间里收获了13614条回应,成为小组名列前茅的热门帖。
  拔丝地瓜、油炸芋圆、韩国拌饭;一人独食、三人小酌、轰趴聚会;众多美食照片记录了Nomad的烹饪手艺从青涩到熟练,也让每周在他帖子下等待“云吃喝”的豆友们,看到Nomad一步步从一人食,到有了猫,继而桌上开始多出了一副碗筷。
  因为做饭而改变人生的远远不止Nomad,这些在“饭男”小组中自己做菜自己吃的男人,逐渐成了各自领域的意见领袖。出类拔萃者如《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黑麦”:他在家中操持一桌菜,在“饭男”小组里发布通知,引起不少豆友慕名前往。后来,黑麦的私厨一饭难求,价格不菲。而此后那些火爆一时的到家烹饪O2O服务,谈到创意灵感时,多有提及“饭男”小组的私厨。
  回到文元创建“饭男”小组时的初衷,男人做饭,远远不只果腹这么简单。其间的欲望、野心、理想,优雅巧妙抑或用力过猛,让这个群体活色生香,丰富多彩。以至于受“饭男”启发建立的“做饭的女人”小组,积累了十年也不过聚拢了25477位组员,连“饭男”的零头都没有。
  就像“饭男”小组的成员Slogan说的:做饭不仅仅是满足男人的胃口,还能慰藉孤独,修炼技能,结交朋友,证明自己……
  食物是主线,却不是唯一的主角
  无论男人女人,都逃不开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但因为社会角色和分工的不同,如果说女人下厨房多是为了过日子,那男人下厨房就有了一层找乐子的意味。就像“饭男”小组的创始人文元,尽管开启了一个传奇小组的11年,但他却从没在自己的主页上晒出过哪怕一道菜品。
  当微信风起云涌后,文元创建的同名微信公号,也仅仅推送了17次便偃旗息鼓。最近几年,不断有组员跑去文元的豆瓣主页下留言,请他“出山”维持小组秩序,但沉浸在音乐与传媒的文元早已淡出了豆瓣,融入了拥有更多味道的真实生活。创始人这种佛系的自然生长心态,反而造就了“饭男”小组随性自由、妙趣横生的氛围。
  如今的“饭男”小组,早已退去了往日的火爆,更像是一个自我展示,随缘交友的开放广场。有人在这里抛出姻缘红线,有人则热切期待切磋厨艺,更多的则是边吃边聊,畅谈人生。
  食物是主线,却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在“饭男”小组11年积累的1万余条帖子中,每一次被组员推选的“饭男”出镜,都会引起小小的高潮。爱吃肥肠的程序员,会做各种牛肉的媒体人,偏好减脂轻食的健身达人……这些职业、性格各异的天南海北的性情中人,用厨艺展示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在“饭男”们对各自拿手菜的描述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瓷实的碰撞、剧烈的翻炒、实在的口感、慢工出细活的耐性,更有毫无滤镜美颜遮掩的真实。这种充满直男范儿的烹饪方式,让人感到在他们或粗犷或洒脱的外表下,其实都有着一颗柔软的心灵。他们懂得良辰美景、美味佳肴,都是不可辜负的人间烟火,简单的菜蔬经他们烹饪后有了缤纷灿烂的色彩、酸甜苦辣的滋味。
  毕竟在外卖全方位覆盖、餐饮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能有男人走进厨房,系好围裙,放平案板,操起菜刀,若没有定力、勇气、耐性、担当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渴求,大概不会以享受时光的心情来面对柴米油盐酱醋,更无法炮制出美味飘香的饭食。
  为自己,更是为对面的人做饭
  当灵魂的香气慢慢溢出饭菜的鲜香,如今的“饭男”小组更多的面目是“你还是单身吗”“一直在找这么一个姑娘,说好了我做给她吃”这样的征友启事。
  甚至,“想征个会做饭的男友”“赐我一名“饭男”吧”“坐标上海,想要为会做饭的暖男刷碗”这样帖子的出现,显示出很多姑娘为了寻找爱情,慕名来到这个被做饭聚集起来的孤独男人世界。
  在某个寻找同城“饭男”的征友帖里,一位女豆友在评论区回忆:“儿时曾经历过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的艰难时光,我仔细观察过,凡是家里面来了重要客人时,炒菜的人,往往就会由这家的女主人转换成了男主人了。就连过年时的饺子,也是由男主人负责调制最为重要的饺子馅。”
  正是这些少年时留存的男人做饭记忆,让那些成年后漂泊异乡的姑娘,在寻觅伴侣的孤独日子里,天然回想起那些由男人烹饪出的盛大味道。也让她们在独自忙碌生活的磨砺中感到:恋爱的激情、新婚的激情,都会随时间慢慢磨砺殆尽,逐渐演绎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当爱情褪去了惊心动魄,不再气促心跳。一个能给你做饭的男人,一个能在烟火红尘里乐在其中的男人,比那些只会卖萌耍帅、冲动浮躁的男生强。
  11年的时光,15万个组员,在他们共同经历的每日三顿,200多万次或独自下厨,或对坐分享里,豆瓣“饭男”小组,从一个烹饪社交空间,变成了一个精神交流园地。小组讨论区的置顶帖,是一个已经历经11年,积累了2276个回应的“小男们自荐一道拿手菜”。2016年,帖子的主人lbiza看着这场长盛不衰的讨论,在标题后又增加了一句:历经9年,叔已从小腊肉变成老肉干,此帖依然不倒,神作啊!
  的确如此,慢慢翻看这些直男们磕磕碰碰的烹饪探索,在为自己,为爱人,为家人洗手做羹汤里,这些笨拙的男人们,逐渐变得灵巧,变得柔软,慢慢开始理解妈妈每日烟火操劳为家人准备三餐的辛苦,爸爸年节时充满仪式感的调味炮制。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人也要好好做饭,一个人吃饭也不差,只是还是希望有人一起来吃,这样会觉得再累也值了。
  当一个男人明白这些道理后,他便在精神上,成了一个“饭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