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票难求”到“网络购票”
我再也不用帮人买票啦
2018年10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芳
     每年的春运都是老百姓的热议话题。我作为青岛长途汽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天带您透过车站这个窗口,来感受春运背后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20年前,我迎来参加工作后的首个春运,22个售票口全部开放,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队,车站前的广场人山人海。一个从河南来青岛打工的小伙子王春生,买了六大桶白酒准备带上车,因违反规定被安检人员拦了下来,正大声嚷嚷。正在安检口负责引导工作的我见状,赶紧上前帮着处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后来,一连好几年的春运,他都忙得没时间来车站买票,就托我帮他抢票。
  随着“互联网+交通”的发展,车站的智能化建设也在加快。网上购票,自助售票机和取票机的使用,提高了春运的出行效率,也让曾在寒风和酷暑中排队购票的现象彻底成为历史。春生成了网络购票的受益者,他告诉我:“姐,这软件好啊,在手机上就能买票,太方便了。不用老麻烦您帮俺抢票了。”
  前年春运,我突然接到了春生的电话。原来,他已经把老婆孩子接到青岛来了。眼瞅着快过年了,一学期没见到孙子的老人想孙子啦,可这一来一回得两天,小两口哪有工夫送孩子。得知情况后,我赶紧安慰他:“别着急,咱站上现在开通了‘邮寄儿童’服务,乘务员会沿途通过微信给家长报平安,安全可靠,可以网上预约。”听到这儿,春生高兴得直说好。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春生喜悦的心情。
  2018年春运,我依然在车站忙碌。正月初六一大早就看到一身新衣的春生走来,“年前买了辆SUV,一踩油门说走就走。和爹娘说好了,等明年春节坐飞机上三亚旅游过年去!”
  春运的路,连着回家的路、连着改革发展的路。从“一票难求”到“网络购票”,从蛇皮袋到拉杆箱,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人们日益从容的出行变迁,记录着改革前行的深度与速度,丈量着中国社会的成长进步,更折射出改革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交运集团(青岛)西海岸温馨车队副队长 刘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