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申领到导盲犬的
盲人调音师么传锡讲述自己的申请经历
2018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导盲犬奥斯卡不仅是么传锡的眼睛,也是他的家人和伙伴。本报记者 周梦爽 摄
  ◥导盲犬也有工作证。本报记者 周梦爽 摄
     29日,本报报道了聊城盲人调音师么传锡带导盲犬乘公交车的困扰,引起了热议。30日,么传锡再次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他介绍,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他第一次了解到导盲犬。“当时只是知道中国有了导盲犬,后来我在北京盲校的师姐成功申请到导盲犬,生活中有了很多便利,我才有了要申请导盲犬的想法。”2012年4月,么传锡正式向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提交申请。
  “我在官方网站下载了申请表,申领条件不复杂,但审核很严格,有专业人士面试和评估。”记者在大连培训基地官方网站上看到,视障人士申领导盲犬,需要具备年龄在18—50周岁,身体健康,无影响正常行动能力的重大疾病,有自理能力;能独立饲养管理动物(喂食、排便、卫生等);具有基本定向行走能力,有固定的出行路线和作息时间;可自行负担导盲犬日常所需费用(食物、防疫、卫生、医疗等)的基本经济能力等条件。
  “导盲犬最初筛选的淘汰率就很高,一百只符合条件的狗狗里只有7到8只能够继续训练,基地一年只能成功培训出二十几只导盲犬,是没办法满足全国近1700万盲人的需求的。”而且在初步审核通过后,培训出的导盲犬是否能够与申请者配对,也需要很多考量,等待的时间往往要视情况而定,么传锡就是经历了四年的排队等待。2016年,么传锡接到去大连训练的通知,他立即动身赶往大连培训基地。
  “我在基地训练了六周。”么传锡说,等到适合的导盲犬之后,将由基地驯导师制定训练计划,申请者要与导盲犬进行共同训练。六周时间里,么传锡需要尽快与导盲犬熟悉起来,练习与导盲犬的配合,还要学习如何护理与照顾导盲犬。“我们要适应彼此的步伐,真正成为亲密的伙伴。基地的老师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照顾狗狗。”
  么传锡介绍,作为公益机构,大连培训基地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视障人士使用,不过导盲犬的那身行头,也就是工作服和导盲鞍需要自己购买。
    本报记者 周梦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