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海洽会”成功对接3600余个项目
858名“顶尖人才”参会,25项重大活动精彩纷呈
2018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会特点
  聚全球英才智力,助推高质量发展。30日,威海会议中心会议室高朋满座,中国山东第十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威海“英创会”正式启幕。据了解,本次“海洽会”共有参会嘉宾858人,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各单位共提交人才与技术项目需求信息5526项,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次大会已成功对接人才合作项目3661个。

国际化程度高
参会嘉宾
  33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专家参会,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为历届之最。
  本报记者 周国芳
通讯员 范粟       

8大版块亮点纷呈
参会人数、涉及国家
和地区创历届之最

  30日,威海会议中心和威海国际展览中心“人才如织”,各个场馆和展区都洋溢着延揽人才、推介项目的浓厚氛围。据了解,第十届“海洽会”活动精彩纷呈,安排了启动仪式、洽谈交流、创新创业成果展、项目路演、人才招聘、峰会论坛、建言献策座谈、项目签约等8大核心版块,共举行25项重大活动。
  据悉,本届海洽会,海外留学人员报名人数,邀请参会人员数量和博士(博士后)比例,均创历届海洽会之最。今年有来自乌克兰、俄罗斯、欧美、日韩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专家参会,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为历届之最。同时,参会的“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19名。参会的海外留学人员中90%以上是博士。
  “很高兴能受邀参会,通过这次盛会,让我的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作为活动启动嘉宾,威海德强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威科多很激动。他来威海开办企业已经有半年时间,用他的话说,“山东给了我很多机遇,我带着新能源技术来到山东,政府给了我和我的家人很多支持,让我能稳定下来。”
遴选8-10个项目推介对接
为科技成果转化
落地山东“找婆家”

  在集中签约仪式上,省人社厅一级巡视员李伯平介绍,参加签约仪式的有外国专家合作项目、海外留学人员合作项目、国内博士后合作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进一步丰富了大会交流合作成果。
  “一上午大概有三家单位来对接我的项目,感觉来参加这次大会是不虚此行。”来自东京海洋大学的博士尹世鹏从日本回国参会,推介他参与研究的医疗健康项目。
  与往年不同,今年在举办人才交流洽谈的同时,创新性地举办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合作竞拍会”,围绕山东发展战略及重点产业和人才项目需求,遴选8—10个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面向省内投融资机构、大中型企业进行发布、推介、对接,并挂牌竞拍,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找到“婆家”。
  此外,本次“海洽会”不仅邀请引才组织参会,还邀请了国内知名投融资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代表参会,打造了一个人才与资本、市场、金融等创新要素共享协作和高效利用的平台。

人才层次高
参会嘉宾858人,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
  “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19名。参会的海外留学人员中90%以上是博士。
“两院”院士5人
对接成功率高
国家级人才 工程专家112人
投融资专家28人
大会开放度高
外国专家98人
国内博士后 48人
  涵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群体。
海外高层次 留学人员478人
省留学回国创业 奖获奖人员18人
第十届“海洽会”十强产业 对接项目-3045项(会前达成)
外籍院士14人
80家
1700 多名
省内重点高校 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
人力资源 服务机构
重点高校毕业生
31家
海外引才机构
20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