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向电子上榜“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
深化产学研,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2018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深化产学研,企业发展潜力大。
     文/图 本报记者 孟杰 
通讯员 常海宁

  近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名单公布,山东航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全国数百家推荐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32家上榜企业中的一员。山东航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凯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积累了20多年的卫星导航领域研发成果,航向电子正是在这些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产品的研发、运营管理和服务。航向电子目前正在推进的“基于北斗反射信号的土壤湿度探测仪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产品预计在2020年陆续推向市场。

  颠覆传统探测方式
实时监测土壤湿度

  作为山东航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东凯同时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20多年的科技研发经验,杨东凯手里积累了多项在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技术、北斗遥感及海洋、气象、农业应用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2013年,在与济宁高新区的接洽中,杨东凯萌生了在高新区开办公司的念头,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产业化。在对高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后,开始开展土壤湿度探测仪的研发工作。
  “当时决定将企业落户济宁高新区,主要也是看中了高新区优越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扶持政策。”杨东凯称,基于山东农业大省和济宁高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他们将公司定位于北斗应用+精准农业领域,而“基于北斗反射信号的土壤湿度探测仪研发及产业化”是公司目前的重点研发项目。
  “该项目属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创新性应用。”杨东凯介绍,与传统的土壤湿度检测手段相比,北斗反射信号的土壤湿度探测仪能获得更丰富全面的数据。“我们的探测仪属于非接触式测量,探测的区域范围将更大,区域分辨率更高,为滴灌、精准作业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杨东凯称,通过探测仪的终端系统,用户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实时监测土壤状态。
与高校合作吸纳人才
完善北斗导航产业链

  除了可以进行实时精准的土壤湿度检测,通过改进算法,该项目还可以为气象、农业、水利、环保等行业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虽然产品还没有上市,但航向电子已经与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中心、山东济宁气象局、泰安气象局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地等达成了合作。
  在此合作的基础上,航向电子还计划与济宁市气象局、兖州市农机局合作建立两个精准农业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和产品销售形成良性互动,构成两面商业模式。积极推进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以转化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研发,提高企业“自我造血”功能,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及利益最大化。
  迫于项目研发所需条件,在项目开展之初,公司便将研发中心设置在了北京,将产品的移动终端项目放在了济宁高新区。“项目的应用范围广阔,服务终端也将带动个人移动终端项目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于项目的市场前景,杨东凯很是看好。
  为了能让北斗导航产业和企业能够在济宁高新区实现更好的发展,依托高校优势,航向电子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目前已经有4名博士后在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帮助企业拿到了20余项专利。
  “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为公司和高新区留住北斗导航的人才。”在济宁高新区成立研发中心一直都是杨东凯迫切希望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