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发布3年“增绿工程”方案
计划2020年底完成市政府三年提升工程任务3倍以上、规划河道95.62公里
2018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30日讯(记者 钟建军 通讯员 王聪 徐希水) 30日,烟台开发区召开山体河道综合整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烟台开发区发布了《全区山体造林绿化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全区河道水系总体整治规划方案》,分年度、分区域明确山体河道综合整治三年发展目标。计划2020年底前完成18932亩山林的“增绿工程”,完成市政府三年提升工程任务3倍以上、规划河道总长度95.62公里。
  据介绍,开发区从年初开始,对全区4.9万亩公益林地及辖区河道进行全面调查。以提升森林覆盖率和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突破口,完成《全区山体造林绿化三年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按照“烟台市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部署,编制完成《全区河道水系总体整治规划方案》。
  其中,山体造林总体规划以生态修护为首要目标,兼顾景观效果、森林防火等实际需求。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节约,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小群落”与“大混交”相结合,采取先进科学的技术措施,确保林相改造的规范、细致、实用,构建出稳定、长效的森林群落,形成“一山一特色,四季各不同”的绿化效果。总体预算约需资金4.19亿元,通过三年大造林的实施,计划2020年底,完成烟台市政府下达开发区国土绿化三年提升工程任务5600亩的3倍以上。
  “2018年度已经启动实施的北磁山、峰山区域山体造林绿化工程。既是全区急须实施造林绿化的区域,又有为今后2年山体造林绿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考虑。”开发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局党组成员、农业处处长仲惟鹏说,北磁山北部2017年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原有大量植物死亡,山体裸露,严重影响到开发区周边生态景观。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相更替寓意,在规划设计时,将靠近村庄和廊道的可视区域,发挥现有地势特点,打造了桃花、红叶、梅花三条主题沟谷。2019年计划实施十一个区域的山体造林绿化工程。2020年计划实施十个区域山体及沿海防护林造林绿化工程。
  另外,河道整治规划,涵盖全区全部9个水系流域、17条河道。规划单条河道长度为2.5-12.5公里,规划河道总长度95.62公里。总体规划目标,首先考虑防洪安全,完善防洪设施。其次完善水系功能。根据17条河道水文计算成果,大沽夹河设计洪峰流量6775立方米/秒,平畅河1481.4立方米/秒。参照这一数据,根据开发区《全区河道水系总体整治规划方案》和《防洪专项规划》确定的最高标准,在防洪工程标准考虑上,将大沽夹河设计为100年一遇,其余16条河道均为50年一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