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案例: 溺水昏迷大学生,抢救三天后终于清醒
2018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晓丽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了一位溺水患者。据悉,患者年仅22岁,是一位在读学生,在游泳池游泳时被人发现意识不清,被救上岸后四肢发软,面色青紫,随后被120救护车紧急送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
  急诊医生接诊后,立即组织抢救工作,先后予以多参数心电监测、氧气吸入、留置导尿、留置胃管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并且完善了相关检查。由于患者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很低,结合病史,接诊医生判断其存在双肺吸入性肺水肿和炎症(淹溺肺)。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便转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及专科治疗。
  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临床检查指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心、肝、肾功能异常,出凝血功能异常,酮体阳性,且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极其危重。
  最终,经过医护人员团队的全力救治,入院3天后,患者意识恢复,可以做简单交流;入院6天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经过进一步观察和治疗,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该患者的成功抢救得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也体现了该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精湛技术。据介绍,目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每天接诊危重患者近百位,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