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下狠手制裁明天就来
美国宣布5日重启对伊能源领域制裁
2018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将于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领域的制裁。
     美国政府2日宣布,将于本月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将在制裁名单中增加700个实体和个人。这是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重启的第二轮对伊制裁,届时美国将全面恢复因伊核协议而解除的对伊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执意推进对伊“极限施压”政策,势必导致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也给伊核问题以及中东地区前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扩大制裁领域和对象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日表示,5日重启的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财政部将在5日对700多个伊朗个人和实体发起制裁,其中包括数百个因伊核协议而被取消制裁的对象以及300多个新增制裁对象。
  此轮制裁早在美国计划之中。美国政府今年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8月7日恢复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并定于11月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航运和中央银行对外交易等领域制裁。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停止购买伊朗原油,否则施以连带制裁。
  蓬佩奥2日在记者会上强调,美方此轮制裁的首要目的是大幅减少伊朗的原油出口收益,以此限制伊朗的核导能力,进而约束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行为和影响力。按照他的说法,美国重启对伊朗能源制裁“意在掐断(伊朗)政权的收入来源……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迫使伊朗永久放弃各项非法活动”。
  美国国务院伊朗问题特别代表胡克表示,此次制裁的另一目的是迫使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美国已做好准备讨论一个新协议替代伊核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有意遏制并削弱伊朗,企图通过“极限施压”这种方式逼迫伊朗做出让步。
伊朗“不在乎”
  伊朗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表示并不在乎美国即将重启针对伊朗石油出口和银行系统的制裁措施。声明说,美国的制裁是在对伊朗发动“心理战”,“伊朗并不会被吓倒”。伊朗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本国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此次制裁直指石油出口,这必然会影响伊朗经济发展。但由于伊朗经济具有一定抗压性,美国施压难以达到让伊朗屈服的目的。
  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曾表示,若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需要,伊朗可以随时选择退出伊核协议。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伊朗是否会退出伊核协议备受关注。如果伊朗采取退出伊核协议等强硬措施对抗美国,中东地区局势将不可避免遭到冲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欧汉龙认为,伊朗的下一步动作难以预测。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拥有反击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手段。近年来,通过参与在伊拉克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冲突中支援叙政府,在也门冲突中支持胡塞武装,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另据路透社等媒体3日援引伊朗国家电视台消息,美国宣布全面制裁后,伊朗方面表示开始大规模生产国产战斗机。
进口原油豁免有条件
  蓬佩奥2日说,美方重启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后,8个从伊朗进口原油的国家将可免于美方制裁,不过这些国家必须降低从伊朗进口原油的规模。
  蓬佩奥没有披露8个国家的具体名单。美国彭博新闻社2日报道,这8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和印度。土耳其官方的阿纳多卢通讯社援引能源部长登梅兹的话报道,土耳其也获得豁免待遇。
  按照蓬佩奥的说法,这8个国家从伊朗进口原油后,所支付的款项将汇入第三方托管账户,以保证伊朗方面只能将这些资金用作“人道主义贸易、不受制裁的货物和服务双边贸易”。不清楚美方对这8个国家进口伊朗原油的数量是否设限。
  伊朗石油部副部长阿里·卡尔德尔当天晚些时候说,美方豁免决定反映了市场对伊朗原油的需求。
  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中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路透社报道,市场对美国重启制裁后伊朗依然能够大量出口原油抱有期待。
欧盟、俄罗斯都反对
  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美国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其制裁措施能取得多大效果、能持续多久都有待观察。
  欧盟、法国、德国、英国2日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重启针对伊朗石油及银行业等制裁深表遗憾,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执行伊核协议,并期待伊朗在这方面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声明说,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后,欧盟及三国将致力于保护在合乎欧洲法律和联合国相关决议要求基础上与伊朗开展贸易往来的欧洲企业的利益。欧盟及三国正在筹备设立“特殊目的机构”,旨在绕过美国制裁,延续与伊朗的合法贸易活动。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无论美国以何种借口对他国实施单方面制裁,俄方均持否定立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表明,华盛顿不会停止压制其眼中的“异己”。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任表示,美国今年5月已表示将恢复对伊制裁,因此有关各国已对此有所准备,目前国际局势并未因美国开始制裁伊朗而明显波动。除美国以外的伊核协议签署方均反对美方破坏该协议,虽然某些国际大企业可能因美对伊制裁而撤离伊朗,但各国仍有望通过大量中小企业与伊朗保持商业往来。
  萨任指出,根据俄伊两国达成的“石油换商品”协议,俄方可尝试把从伊朗购买的石油不运进俄罗斯并转卖给他国,同时把俄商品作为购油款交付伊方。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