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天籁》等展演作品获赞
听民乐感受齐鲁文化魅力
2018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乐音乐会给观众带来高雅艺术享受。
  马海龙
     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落下帷幕,闭幕演出是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带来的民乐音乐会《大道天籁》。《大道天籁》是我省近年来原创的大型民族音乐会佳作之一,通过“风、雅、颂”的音乐结构形式,来呈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民乐指挥家、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马海龙说,山东民乐创作注重传承,注重山东元素,善于在本土音乐中挖掘创编,以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普通观众应该勇于走进音乐厅,感受当下民乐的魅力。”

  本报记者 师文静    

传统音乐旋律
穿越时空散发魅力

  《大道天籁》的创作耗时接近一年,由著名指挥家、作曲家王甫建担任音乐会创作总监,创作团队全是省内外民乐专家。马海龙作为策划者之一,对整部音乐会宣扬“齐鲁文化精髓”的创作基调和寓意蕴涵着重进行把握,争取让音乐会有创新性探索。《大道天籁》整场音乐会以“风、雅、颂”传统结构来布局,让旋律跨越时代、音韵穿越时空,将古典音乐中宝贵的典雅神韵,用现代审美呈现在舞台上。
  “风”代表的是民间音乐,所以该部分汇集了山东传统音乐元素,名曰“齐鲁之风”。马海龙称,音乐会创新性地将山东传统戏剧、曲艺融入其中,新创作了《柳腔戏弹》《俺们山东好地方》等乐曲,前者取材山东经典柳琴戏旋律,后者取材山东快书,以“当哩个当”节奏为素材编创,让音乐会山东元素更亮丽。
  “雅”在古代代表文人音乐,在音乐会中这一部分名曰“乐和天下”,其中乐曲有《千秋和鸣》《高山流水》等。“音乐会中,传统雅乐继承了传统旋律,但并不完全复古,音乐非常时尚,符合今天听众的审美。”马海龙表示,这些作品创作的初衷,是今天的人对文人雅乐那段历史的关注,是回望我们的童年,回望几千年文明最开始的地方。
  马海龙说,《大道天籁》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内涵,宣扬的是齐鲁文化精髓的“大道”。“《百鸟的传说》中,加了一句歌词:我爷爷的爷爷,将这支歌传给我。这句歌词体现了音乐会的主题。民间音乐是靠什么传承?靠的就是一代一代人的传承。这台音乐会,就是侧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曲家朱晓谷表示,刚健、和谐、创新是《大道天籁》的精髓,这是一场具有浓醇的山东乡土气息的音乐会。“古琴、柳琴、笙、竹笛、唢呐、墜胡、三弦、鸳鸯板的独奏家们是音乐亮点,充分发挥了这些乐器的特点。乐队平衡,强而不暴,弱而不弱。”
民乐演出
不是三五把二胡

  这次展演中,吉林、陕西等地的乐团带来了《高粱红了》《永远的山丹丹》等音乐会作品,马海龙每场都去观看。综观今天的顶级民族乐团的展演作品,他认为,这些演出在声效、精神面貌,以及作品能赋予人的艺术享受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作品从当下人们生活、精神状态出发进行创作,贴近大众,贴近当下审美。“当下的民族音乐会,不再是大众所想像的民间音乐,不再是三五个二胡演员、两三个唢呐演员的演奏,而是有着庞大的乐队,不仅演出气势恢宏,演出效果也非常震撼,能够给观众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
  而这些年,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大作品也不断出现,从2015年陆续集中创作了民族管弦音乐诗《孔子》、乐舞剧《孔府乐舞》、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幕式演出《大潮》等,观众反响都很不错,展示了省级民乐团的水平。马海龙说,作为山东唯一的专业民族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每走一步,每创作一部作品,演出一个曲目,都有示范性,乐团这些年的目标是建立职业的民族乐团,不管是在创作、人才储备上逐渐走上完善,能够跻身全国一流乐团方阵。
  谈及乐团发展,马海龙也充满期待,他说,最想带领乐团在作品创作上,能生产出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甚至让全国的乐团都来演我们的作品,以传播山东民乐、山东文化。马海龙说,他今年56岁,从演员一直做到乐队指挥,再到担任团长,自身已把推广山东民乐当做一份责任,而这份责任除了发展好乐团,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向大众推广民乐。
  综观当下的大环境,更流行也更受大众热爱的其实是交响乐演奏会,似乎更多人更愿意去看一场西方音乐会。而马海龙说,他很想劝说对民乐缺乏了解的人,去音乐厅看看吧,走进音乐厅里的民乐,早已颠覆了普通大众的想象。“民乐是中国传统的音乐语言,是最有亲切感的,从情感的释放到感情的共鸣,都有贴近性。只要看过民乐会的人都会很喜欢。当下最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人不愿意走进音乐厅去欣赏音乐。”
  马海龙说,音乐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坐在那里有很多规范,有听音乐的仪式感,而静静聆听会让人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才能思考人生。“音乐是人类的奢侈品,听音乐会不是生活的必须,但却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修身养性、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也是城市文艺气质的体现。”
  这些年来,马海龙与乐团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呼吁大众走近民乐,将普及民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比如,走进校园演出,我们会花更多时间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乐曲的由来、乐曲的特色,也给观众讲解乐器,近距离地与观众沟通,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喜欢‘我们自己家的音乐’。培养了小观众,民乐就会有未来,我们将此作为一项社会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