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田尽披“黄金甲”水稻飘香迎丰收
青田街道万亩水稻喜开第一镰
2018年1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6日讯(记者 边浩玥) 又是一年丰收季,走进滨州市高新区青田街道的友稻农业科技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近日,青田稻米丰收节暨友稻农业稻米丰收开镰仪式在园区内举行。伴随着水稻联合收割机“突突”的响声,第一批“旧镇大米”正式开始收割。
  阵阵轰鸣声,一台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田间地头,排列整齐的水稻倒下,切割、脱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气呵成,吐出金黄的稻谷。青田街道办事处有着得天独厚的黄河水资源和气候条件,为办事处沿黄村种植水稻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有耿家村,举门村,郑家村等十余个水稻种植村,总种植规模达到1万余亩,生产出来的旧镇品牌等黄河大米以其口感香甜、味道醇厚、绿色生态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曾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
  在友稻农业科技园区内,水稻田内除了“主角”水稻外,还有一些“配角”也十分受欢迎。稻田蟹、稻田虾和稻田鱼依靠着生态绿色养殖,受到追捧。据了解,友稻农业是一家以现代生态农业种植为主体,乡村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企业,有稻花香、旧镇香、生态大米、蟹田大米、黑米、胚芽米、糙米、婴儿粥米等十余系列,实现有机生态化种植。
  青田街道农林办主任张卫青表示,近年来,青田街道办事处发挥稻米文化产业园、水稻种植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生态有机转化提升大米品质,推广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来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并通过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式,积极塑造树立大米品牌化,品牌优质化,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张卫青说,“我们也将进一步保障大米品质、增加农户收益,为提升青田办事处‘旧镇大米’品牌影响力保驾护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