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式“脱欧”
2018年1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经过近17个月漫长且艰难的谈判,英国政府与欧盟在11月13日终于达成“脱欧”协议,涉及英国“脱欧”过渡期、公民权益和爱尔兰边界等内容。这份协议与重新定位过渡期结束后英欧贸易和安全关系的未来关系宣言一道,于11月25日在欧盟特别峰会上获得27国一致通过。
  眼下,距离2019年3月29日英国正式“脱欧”不足4个月。个人政治命运与“脱欧”进程紧密捆绑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必须确保“脱欧”协议闯过12月11日英国议会表决这一关,否则“无协议脱欧”将使英国经济面临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严重的衰退,并将对欧盟经济产生连带冲击。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有协议总比无协议要好
  从今天算起,还有119天,英国就将正式脱离欧盟。现在,决定英国能否顺利“脱欧”的,不是欧盟,也不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而是英国议会下院650名议员。12月4日开始,英国议会下院将就“脱欧”协议作5天辩论。12月11日,议会下院将就“脱欧”协议进行投票表决。
  根据英欧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需支付“分手费”390亿英镑;2019年3月29日英国正式“脱欧”后,至2020年12月31日之间为过渡期。如果双方在过渡期结束前半年仍未达成贸易协定,英方可在2020年7月1日前申请延长过渡期。
  过渡期间,英国暂留欧盟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以防经济遭到重挫。这意味着,这段时期内英国仍需遵守欧盟相关规则,但自身已无欧盟事务投票权。过渡期内英国可与他国缔结国际协定,但只能在过渡期结束后方能生效。
  英国“脱欧”后,欧盟给予英国类似美日的对等金融市场准入待遇。但这一待遇适用范围有限,商业银行借贷之类重要金融业务将受到限制;而且,英国今后数年仍需遵守欧盟的金融规则。
  即使已过正式“脱欧”日期或者过渡期也已结束,英国仍要履行作为欧盟成员国时所承诺的一切财政义务。英国政府估计履行该义务需350亿至390亿英镑资金。在2020年前,英国还将继续参加欧盟每年的财政计划,2020年后,即便过渡期延长,英国也不再受财政义务的束缚。
  英国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的边界在英国“脱欧”后将成为“硬边界”,而协议则将双方不设边境检查作为处理这一问题的基本内容。至于如何确保不出现“硬边界”,协议仅规定英欧继续商议过渡期结束后解决英爱边界问题的方案。
  实现“软边界”的前提是英国“软脱欧”,并按协议暂留欧盟统一市场或与欧盟缔结新的贸易协定。而一旦“无协议脱欧”,英国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硬边界”。
  其实,“脱欧”谈判从一开始就不对等,由于英国是首个退出欧盟的国家,为了教训英国“以儆效尤”,欧盟极为强势。同时,特雷莎·梅作为“软脱欧派”又想继续与欧盟在贸易上保持某种密切关系,即有求于欧盟。
  因而,无论是“分手费”数额、未来英欧关系再定位、双方贸易关系、北爱尔兰与爱尔兰边界等重要问题上,英国都必须向欧盟作出一定妥协,才能避免“无协议脱欧”给英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
  英国财政部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按目前达成的协议“脱欧”,英国GDP15年后将较留在欧盟时萎缩3.9%;如“无协议脱欧”,这一数字将高达9.3%。英国央行也发布报告指出,“无协议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冲击程度将大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梅与“脱欧”绑在了一起
  这份协议能否获批,不仅决定着英国以何种形式“脱欧”——在协议框架下“软脱欧”或者“无协议硬脱欧”,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特雷莎·梅在首相位置上还能坐多久。
  自从2016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以来,英国的“脱欧”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2016年7月13日,特雷莎·梅接替辞职的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2017年6月8日,英国议会下院提前选举,“梅姨”领导的保守党未能如愿获得过半数议席,不得不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组成联合政府;
  2017年6月19日,英国与欧盟正式开启“脱欧”谈判;2018年11月13日,历时近17个月艰难谈判,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2018年11月25日,欧盟特别峰会上除英国外的27国首脑一致通过这份协议。
  在出任首相之前,“梅姨”在内政大臣的位子上坐了6年之久,是英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内政大臣。在她的管理之下,那几年间英国的国内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以至于在她作为唯一竞选人当选保守党党首,继而成为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第二位女首相时,舆论一度将其视作又一位“铁娘子”。
  正是从那时起,“梅姨”的政治命运与“脱欧”紧紧捆绑在一起。
  从接手并组建政府,到平抑“脱欧”公投后民众反悔声浪,再到应付政府和议会之间的“脱欧”主导权之争,在与欧盟正式开始“脱欧”谈判之前,“梅姨”实际上一直在跟自己人做斗争。
  内阁中,像“梅姨”这样当初的“留欧派”,不得不转换角色成为“软脱欧派”,同时还得平衡“硬脱欧派”的力量。在保守党内部,两派分歧泾渭分明,以至于多次发生内阁大臣因反对特雷莎·梅的“软脱欧”协议而辞职的情况。去年10月、11月和今年9月,保守党议员已有过三次“逼宫”。
  或许是因为在与议会的“脱欧”主导权之争中落败,“梅姨”去年4月突然决定提前大选,试图通过扩大保守党的议席优势,确保政府将来谈出来的“脱欧”协议能在议会过关,同时巩固自己的政治威信和执政地位。
  但去年6月初议会下院选举的结果是,总数650个议席中,保守党从330席降为315席,非但没能扩大优势,反倒陷入未过半数无法单独组阁的尴尬境地。“梅姨”的首相地位和党首威信被削弱,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联合执政又增加了政府内部协调的难度。
  此外,“梅姨”还必须应对来自工党等反对党的反对声。她多次在议会下院与工党党首科尔宾面对面交锋,不久前,后者更是将“脱欧”协议形容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但何谓“不糟糕”的协议呢?毕竟谈判就是相互妥协的过程。
民粹风潮下的最好答卷
  当民粹主义风潮席卷欧洲、极右翼政治势力在欧洲多国纷纷崛起时,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大西洋彼岸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引发的“蝴蝶效应”所致。可是,作为飞出的第一只“黑天鹅”,英国公投“脱欧”的时间显然更早,而且本质上就是民粹主义泛起的结果。
  与美国两党政治日益沦为“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争类似,英国保守党内部,以及保守党与工党之间围绕“脱欧”议题的纷争,均已脱离了良性争论的议事轨道,满眼是简单粗暴的政治倾轧,在决定国家利益和前途的大变革来临之际,丝毫看不到本该出现的政治团结。
  客观来讲,特雷莎·梅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这份协议,基本做到了既避免被欧盟狠敲竹杠,又尽可能减少英国经济损失,确保英欧关系平稳过渡。但在保守党内“硬脱欧派”和工党等反对党看来,梅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仍是个“不平等条约”。
  他们认为,英国不但吃了亏,而且“脱欧”还脱得不彻底。但正如“梅姨”所说,这份协议呼应了英国民众的“脱欧”初衷,即在限制移民、收回相关主权权利的同时,与欧盟保持一个于双方而言都有利的关系。
  实际上,2016年6月公投决定“脱欧”之后,英国民众就捶胸顿足表达悔意,十多天就有超过400万人签名请愿举行二次公投。但英国政府同年7月9日便正式予以拒绝。
  这两年来,英国民众要求继续留在欧盟的游行和呼声不曾间断。但公投绝非儿戏,覆水难收。11月28日,特雷莎·梅在议会下院接受议员质询时也谈到第二次公投话题,她明确表示,英国不会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欧”前举行第二次公投。
  “在我看来,与举行二次公投相比,更重要的是落实英国民众(先前)公投的结果。”按她的说法,如果有人执意推动再次公投,将意味着英国推迟“脱欧”日期或面临“无协议脱欧”。
  接下来,协议在欧盟其他27国议会获批应该不成问题,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英国议会这一关能否闯过。眼下,就保守党内“硬脱欧派”和工党的反对立场来看,协议闯关的难度很大。
  目前,“梅姨”已经开始为期两周的全国游说之旅,首站造访北爱尔兰和威尔士,为“脱欧”协议争取更多支持。此外,她还计划与反对党工党党首科尔宾就“脱欧”协议问题进行电视辩论。毕竟,这份协议是她能为英国“脱欧”交出的最好也是最后的答卷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