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贵田和其叔叔常宝华(右)同台演出
11月30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这是今年继常宝华、师胜杰、丁广泉、刘文步、谢天顺、魏文华、张文霞之后,相声界再次痛失一位相声大家。
本报记者 师文静
“新时代的曲艺人”
以艺术性作品影响人
常氏家族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创始人常连安幼习京剧,于1918年正式改行从事相声行业,“撂地”说相声,至今整整一百年。常连安培养了自己的儿子宝堃、宝霖、宝霆、宝华、宝庆、宝丰,继而相传至孙辈的贵田、贵生、贵德等乃至第四代的演员常远。这种家族中相声艺术的传承,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常氏相声”百年之际,却痛失两位相声大将。常贵田是人称“小蘑菇”的常宝堃之子,于今年9月去世的常宝华是其四叔,两人是常氏相声第二代、第三代的代表。
常贵田1942年生于天津,擅长单口相声,195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至今。多年来,他走遍祖国各地,成为国内广大观众喜爱的笑星,他创作的《喇叭声声》《动力研究》《帽子工厂》《祝你成功》等作品均为老百姓所喜爱。近年来,常贵田在公开场合露面不多,但他对相声的关注却一直没减少。对于今天相声的发展,他曾说,自己的看法是亦喜亦忧。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评论家孙立生告诉记者,因为常贵田长期为军队战士演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节奏明快、内容热烈、积极向上。“1974年,我在军队里说的相声就是他创作的《喇叭声声》,该作品赞扬的是高素质驾驶,非常受观众喜爱。一直到了1980年代我才见到常贵田本人,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孙立生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常贵田是新时代的曲艺人,他接受的是传统相声的培养和熏陶,在创作上则强调相声作品要贴近老百姓,他原创的作品不是很多,但非常强调艺术性,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他也经常发出自己真诚的心声,让相声界警醒。当大家都在走向传统时,他指出不要矫枉过正,而当相声界开始出现新风潮、追求时尚且什么都可以成相声时,他又提出不要忽略传统,相声还是相声,要化他为我,而不是化我为他。”
诸多艺术家离去
让人思考相声接力棒问题
从去年病逝的相声大家唐杰忠,到今年丁广泉、常宝华、师胜杰、刘文步、谢天顺、张文霞等相声艺术家接二连三“陨落”,这么多真正会抖包袱,真正会创作桥段与笑点的艺术家离开,让热爱相声的观众着实痛心。皆因他们不是流行艺人,而是大多数担当得起艺术家称谓的人,而他们本身又是真正的以相声艺术发展为己任的人。说到相声传承,相信没有谁会否认是马季、唐杰忠、常宝华、师胜杰等把相声发扬光大但又没让相声滑向庸俗的一代人。
因为注重艺术家的品行、爱护相声艺术,常贵田曾立志不收徒弟,而在孙立生、省曲协主席慈建国的大力推荐下,2011年常贵田在济南收曲艺演员朱海堂、张勇(芝麻)为徒,他看中的是徒弟的“柳活”使得好,敬业。作为常贵田的入室大弟子,济南市曲艺团相声演员朱海棠听说师父去世后,非常心痛。“师父留给的最大影响就是艺好,人也要好。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特别谦虚、低调。”每次朱海棠去北京都会吃住在老师家,老师抓紧时间传授他相声技巧和绝活,嘱咐他一定要把相声传承好。“老师对相声的规范要求严格,我抖不好的一些包袱,老师会挨个按照节奏、重音标记好教会我。关键是,老师要求抖包袱一定要雅俗共赏,不能直白,决不能庸俗。我创作的新相声,老师一遍一遍地给我修改,一句一句地教我,而且还表演出来录音让我学……这种口传身教再也没有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老师。”
对于相声的发展,业内人士也有冷思考。孙立生就认为,艺术家是靠作品塑造形象,而现在是靠花样来吸引观众,相声本来是一门听觉艺术,需要闭上眼睛慢慢品味,视觉效果只是辅助内容,但是现在的一种趋势是离相声的本质越来越远了。“传统作品一遍拆洗一遍新,但是以讽刺、逗笑为目的,是让观众有节制地笑,给相声的生存发展保有后路。今天的快餐文化消费对曲艺提出挑战,大众的审美心境也变化了,不少相声开始给观众挠痒痒,少了一些诙谐和意趣,不再深刻。相声成了快餐文化,一切都是快的,不再‘三翻四抖’,失去了让人品味的魅力。这是一个整体趋势的问题,也是相声长远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