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苦难中的温情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著 南海出版公司
   □孟宇
  仍记得第一次读它,是在一个高二的晚自习,耀眼的白炽灯下,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我从后排书架随意拿了一本书——《许三观卖血记》,夹在一本复习资料中悄悄地读着。
  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我想,在那个原本疲惫、力不从心的晚自习,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余华笔下许三观的世界,便是一种细微的缘分。
  上高中后很少读书的我,对于读书的品位,仍停留在励志鸡汤、青春文学、甚至俗烂的言情和网络小说中。我拿起《许三观卖血记》原本想打发一下时间,却不料读了第一章便深深地陷入其中,那是一种怎样的难以言说的震惊呢?就像一直生活在父母搭建的温室里的我从来想象不到一个人、甚至一村子人竟然靠着卖血养家,用得来的三十五元钱盖房子、娶媳妇;想象不到那样饥荒的年代,为了活下去,一家五口每天以稀粥饱腹,躺在床上省着力气只是为了不饿得那么快;想象不到因为一张大字报,便要剃成阴阳头,在大街上示众;想象不到……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悲惨的生活!
  再读许三观,是在大二。大二时的我又陆续读了余华的《活着》《兄弟》,了解了余华那现实主义的写法,残酷的笔锋,也明白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原本就有的特点,虽然读来仍觉得压抑,但一定不是只有悲惨,让我泪流最多的理由,便是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中,悲惨生活下掩盖不住的呼之欲出的人道主义光芒——在饥荒的年代,一家人躺在床上想象着美味的爆炒猪肝、清炖鲫鱼而心满意足的时候;“文革”时期许三观妻子许玉兰被批斗,许三观不离不弃每天送饭,在饭底下藏红烧肉的时候;儿子垂危,许三观独自一人走上卖血之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甘愿为别人做饭只是为了省下车票钱给儿子治病的时候……许三观不是完美的,从来不是,但他是活生生的。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成长,在苦难中像草一样充满韧性的成长。许三观除了第一次卖血是为了自己,之后的第六次、第七次都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他的家,那些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
  生活难吗?难!但是许三观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他们一家人不离不弃,走过命运降临给他们的沟沟坎坎,走向未来。从前我总是思考生活到底是什么,看完了这本书我深深了解到,生活从来不是那些虚幻的、飘渺的誓言,而是许玉兰攒了七年的手套做一件精纺线衣,是全家人一起喝的那碗热乎乎的白面条。
  最令我感动的片段是许三观背着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乐去胜利饭店吃饭的时候:
  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
  我把它郑重地抄到笔记本上,每当我为生活琐事烦恼时,便拿出它来,仿佛真的看到了那胜利饭店的光,给我一种坚实的力量。是啊,无论多么艰难的日子,只要人与人真心相对,即使无关血缘,也能在黑暗中闪耀,人性的光,能战胜一切。
  真正的好作品是读不烂的,甚至会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历久弥新。高二那个晚自习以后,我之于读书,渐渐的不再只是那些毫无营养的速食文学,而是从《许三观卖血记》开始,转向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我之于社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从舒适的温室向外看,而是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我之于生活的理解,也开始着眼于细小的美好,把握住当下实在的幸福。由此看来,《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真可谓“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