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冬日街头

     周六的午后,我一个人行走在空荡荡洒满阳光的大街上,心情别提有多舒畅。
  过去的几天,济南的空气很糟糕。天潮潮,地湿湿,空气中布满了灰尘颗粒,呛鼻刺眼。人们行色匆匆,心情坏到极点。谁知一夜一上午的大风竟然发挥了巨大作用,雾霾被吹得无影无踪,而且露出了久违的“九月蓝”。风停,太阳接着就出来了,温暖地照射在大地上,竟是一个好得出奇的晴天。
  也许太过出人意料,人们还都关门闭窗地躲在家里,所以平日车水马龙的街上,竟显得有些冷清。
  我一个人行走在这略显冷清的大街上,呼吸着干净的空气,沐浴着煦暖的阳光,竟有一种十足的幸福感、满足感。每天走过几趟的街面,竟给我别样的新鲜、亲切、轻松、自由……
  路西,在一家店铺的门口,有两个小孩儿时而嘀咕时而高声地在辩论着什么,停下脚步,我耐心地听了几句,很显然不是太阳中午还是早上离地球远近的哲学问题,他们也没有上来拦住我请我帮忙的意思。当然,我也不是孔老夫子,一笑,走开。
  公共汽车站台上,几个说笑着的鲜活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眼睛和耳朵。这个年龄段儿的女孩子是没什么真正烦恼的事儿的。精致的妆容,热烈的话语,活泼的神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其中有一位有着模特一样漂亮长腿的姑娘,格外惹眼。
  突然,一片硕大的法桐树叶掉路在了我的肩头。我分明听到了“啪”的一声,好像是说“嘿,你好!”我捡拾起它,细细端详,红褐色叶面,清晰的叶脉,像极了一位久违了的老朋友。这应该是一种缘分吧!谢谢你把生命的终点站选择在了我的肩头。
  “这地瓜是自家山坡地里种的,黄瓤儿、皮儿薄、水分少、倍儿甜。过来看看吧!”
  循声过去,街边一农用车斗里堆满着黄皮儿的地瓜,上面还小心地盖着棉褥子。看地瓜的皮色,应该是今年从地里新收的。地瓜大小均匀,长短齐整,一看就是挑选过的。卖地瓜的汉子立在车旁,一脸的憨笑,我知道农村人总是这样,把好的东西或卖钱或送人,辛苦一年,自己吃到嘴里的反而不是最好的,这也许正是农村人性格朴实的一个方面吧。
  看着一块块还带着点泥土以及丝丝根须的地瓜,脑海里恍惚浮现出了母亲那布满皱纹而又满是慈祥的脸。
  我们娘俩都喜欢吃地瓜,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秋天,收回新鲜地瓜,母亲总是挑出模样“周正”的,用笤帚把上面的土细细地扫净,一块一块地摆放在屋檐下,晾上七八天,然后再收到屋里。等到我回家的时候,母亲就洗净装满一锅,架在灶屋里土灶上,慢慢地煮熟,然后,我是也吃也带。这样煮的地瓜水分少,瓜瓤软和,那香甜的滋味真的是无法言说。有几年了,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丝丝的香甜。摇摇头,我苦笑着走开。
  一路走走停停,来到要办事的门口的时候,却是铁将军把门。奇怪,我没有一点失望、着恼,相反,心里还有一点高兴,盘算着,明天是周末,正好可以再来一遭儿。
  在这个冬日煦暖的午后,没有短信,没有电话,连个熟人也没有;“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随意地停歇;真是难得的自在、惬意。
  这样想着,不觉又回到了小区门口,门卫透过传达室门的玻璃向我善意而灿烂地一笑,虽隔着一扇门,但那热情、亲切的劲儿,还是一点儿没剩地钻进了我厚厚的羽绒服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