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昼伏夜出,他们为供暖管网“听诊”

  遇到疑似漏点区域,贾存见(左)和同事同时使用检漏设备反复确认。
  使用红外线检测设备查看热成像画面,检查管道周围温度是否异常。
  维修人员使用红外线检测设备查看地下车库管道水温是否正常。
  在地面上反复检测后,贾存见来到地下车库进一步确定管道漏点。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惠娇 张清直

  夜幕降临、喧嚣的城市安静下来,市民开始舒缓一天工作的疲劳,运河热力维修人员贾存见却开始忙碌起来。戴着耳机,将听漏仪的探头放在地上,听一听,挪一步,再听一听,再挪几步……就像拿着听诊器的医生,他们对城市庞大的供热管网进行“诊断”,实时掌握管道的“身体状况”,减少漏损率,保障千家万户的供暖需求。

  夜深人静时出动
为供热管网“听诊”

  12月1日晚上8点半,济宁城区金宇家园小区,除了值班保安夜间巡查以外,户外几乎空无一人,所有店面门窗也都已紧闭。而小区旁的供销路上,则依旧如白天一样熙熙攘攘,与金宇家园的寂静截然相反。“运行人员通过监控数据显示,这个小区有失水现象,我们怀疑有漏点。”运河热力检漏队队长贾存见头戴耳机,腰挎检漏仪,每走两步,按动一下手持柄上的按钮,并将探头放在地上,仔细倾听地下传来的动静。
  “我现在听的,是铺设在小区内的地下主管道。”贾存见介绍,听漏仪由探头、检测仪和耳机组成,探头从地上收集到声波,传递到检测仪上,就可以计算出管网中的速度峰值。“判断是否有漏点,主要看数值变化大不大。”贾存见说,如果数值突然变化很大,就说明有异常。
  “地下管网十分复杂,有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等。”贾存见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他的工作就是“听诊”供热管道是否有暗漏。虽然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但他的“听诊”工作基本上都是夜间进行,漏点位置不同,相应的听漏时间也不同。例如小区内有漏点,晚上8点左右就可以听漏,而主干道路上如有漏点,就要在凌晨过后进行。
一个漏点反复确认
来回走动一个多小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来回走动,贾存见判断主管网的出水管有个“沙眼”大小漏水点。为了更精准的判断,他来到小区的地下车库,站在主管道下方,将两米长的听漏杆放在管道的表层,耳朵紧贴顶端的听筒,仔细倾听管道的声音。
  “供水管传来的声音是正常流水声,而出水管传来的声音发闷,有异常。”贾存见重新折返回地面,带上耳机,又在他锁定的范围来回走动。但与之前走动的方式不同,他以50公分左右的长度来回画圈走动。“这种杂音就像听收音机时,突然跳出干扰信号一般,必须仔细辨别,不然很容易淹没在环境噪声中,甚至造成误判。”
  最终,贾存见摘下耳机,在他判断的可疑漏点喷了个标记,“明天把查找到的漏点位置、大小,反馈给抢修人员,由他们进行维修。”贾存见看着地上的标记,长出了一口气。
寒夜中守护“温暖”
他一干就是6年多

  作为从业6年多的老队长,贾存见通过听漏仪对可疑漏点位置的判断,一般八九不离十,也总结出不少门道。“我听漏的方法一般是‘一看二闻三听四测点’。”说起听漏方法,贾存见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来到检漏现场,他首先会观察周围环境,查看是否有烟雾冒出,再闻闻附近地面,有没有供热主管道的臭味剂的味道,然后通过听漏不断缩小范围,最终在管道上确定漏点,钻孔、标记。
  除了对地下管线的实际走向、管径、埋深、水压等各方面做到了如指掌,检漏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减少噪音干扰,于是夜间作业成为常态。对于生物钟的颠倒和夜间严寒的考验,贾存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习惯了”。检漏工作中,要随时钻进检查井查看是否有漏水,即使零下十几度,为了方便下井也不能穿得太厚。而且为了灵活操作听漏仪的手持柄,贾存见从来不戴手套,手上生冻疮在他看来是十分平常的事。
  除此之外,从事检漏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通过检测仪将地下声音放大无数倍,如果突然有大的声响,例如突然的鸣笛声,就有可能造成对耳朵造成损伤,甚至可能耳膜穿孔。”贾存见说,凭借着多年经验,如果发现突然分贝过高,他会瞬间提起探头,避免危险发生。“检漏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我愿意默默坚守下去,尽自己的能力保障用户的供暖需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