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带电作业30载,创下三个“全国之最”

     在网民时刻需要保持“在线”的今天,高压线路带电检修人员成了社会上的“金饽饽”。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就有一位带电大咖,他叫李红新,从业近30年来,在带电作业领域,他拿下了三个“全国第一”——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全国带电作业次数最多,业界培训学员人数最多。

  作业完成后,李红新汇报线路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周国芳 王小涵 

与电共舞
零距离接触10千伏线路

  一提到高压电,不禁让人生畏。可在带电作业岗位上,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今年49岁的李红新却时刻与电共舞,甚至零距离接触10千伏线路。
  1996年,烟台供电公司做出“限电不拉闸”的承诺,公司立即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年仅27岁、敢闯敢干的李红新临危受命。自此近一年的时间,上千次实验,从实验室到线杆,从线杆返回实验室,李红新持续作战始终如一日。
  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的操作间距小,作业人员需要直接对带电部分进行作业,线路是10千伏。“一旦发生意外,高压电导致的电击伤永不愈合,只能截肢。”李红新说。
  1996年底的一天,在烟莱线上进行带电更换试验时,李红新第一个上杆。结果吊车吊臂突然失灵,碰上了高压线,随着两声巨响,李红新眼前接连冒出两个大火球,当时再稍近一点,他就可能被电击倒或烧伤。心理素质过硬的李红新很快调整好情绪,对吊车重新调试定位后,再次登车作业。不仅如此,高压带电作业,身体素质也是大关。有时,李红新最多一天要做4次实验,每次下来都必须赶紧喝一大瓶“生理盐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年的技术攻关,李红新和他的团队最终开创了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的先河,烟台供电公司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水平一跃走在了全国前列。从此,李红新“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带电超人”的名号也传播开来。
建立劳模工作室
创业界“三个第一”

  截止到目前,从业近30年的李红新始终立足供电生产一线,兢兢业业,创新攻关,在带电作业领域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除了是“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外,他还带领班组开展带电作业8600多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7亿元,是全国带电作业次数最多的人;以他的团队实践为蓝本的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演示片发行全国,创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全国之最。
  身边人都说李红新平时话不多,但一说起自己的专业他就滔滔不绝,他平时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但一有空闲就埋头在实验室,钻研电力技术、攻克技术难题。
  2011年1月,烟台供电公司率先在配电工区成立了“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明创新从此成为李红新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以他名字命名的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将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开发与技能人才紧密结合,先后研制改造了10千伏配电带电作业工具、220千伏线路施工工具、220千伏直线铁塔更换绝缘子专业工具、新式飞车、新式大刀卡具等一系列工器具,累计节省检修施工费用近400万元。
  从1998年到2017年,李红新带领班组成员共计开展带电作业逾万次,减少停电时间502460时户,大大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让光明传播千家万户。
承担带电培训
将“第一”代代相传

  作为高压不停电作业高级技师,李红新先后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201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以他名字命名的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依托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实训+创新”的方式,为青年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先后带领徒弟研制工器具32项,发明专利12项,真正把高学历转变为高技能,《10kV配网地电位带电作业工法及硬质绝缘遮蔽工器具创新与应用》等6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奖励,先后11人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国网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真正作到薪火相传,培育了一支技术过硬、善于创新、作风优良的带电作业团队。
  此外,李红新长期担任省公司培训基地培训授课教师,作为主要编写人员编写了《带电作业技术与管理》《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实操图册》《配网不停电作业典型违章100条》等五册专业书籍,成为带电作业专业培训教材;先后多次受邀参与省内外及南方电网公司授课任务,累计授课2000余课时,培养带电作业人员6700余人次;作为行业专家,多次担任国网公司、省公司带电作业竞赛教练、裁判工作,培养多名优秀选手参加中电联技能比赛获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为全国带电作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