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当好新时代农村金融主力军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编辑:张夫稳 美编/组版:李腾 校对:李岩松
专题
T10
  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坎坷艰辛,承载着几代农商人的光荣和梦想,四十年倾情“三农”,铸就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光荣勋章,四十年积极探索,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华美乐章。
  济宁市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全市农商银行)的前身是济宁市农村信用社,最早成立于1951年,经过不断改革发展,于2016年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农商银行现已步入历史上业务发展速度最快、服务最佳和员工精神面貌最好的全新时期,成为全市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客户最多、资金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报记者 张夫稳 通讯员 段成钢
  乘着农村金融改革东风
农商银行历经坎坷终蝶变

  1951年,嘉祥县武翟山信用社建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济宁境内出现的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金融改革随之启航。四十年来,从管理权限的几经易主到开拓创新的改革发展,从深陷历史包袱重压到逐步走上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实现全面盈利,从传统体制到现代化管理,再到如今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市农商银行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坎坷征程,最终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1994年4月以前,全市12个县市区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县市区支行合署办公。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的通知》,信用社与农行正视脱钩。同年10月,市政府成立了济宁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协调小组,下设济宁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在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的领导和管理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
  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4年6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同年9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济宁办事处成立。
  2005年8月,山东圣泰农村合作银行挂牌成立,全市其他11家县级联社全部实施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并与2005年底挂牌成立。
  2013年12月,邹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功改制,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商业银行—邹城农商银行。至2016年7月,济宁农商银行挂牌开业,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全市共成立11家农村商业银行。
专注于三农领域不动摇
各项存款余额超1000亿元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四十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全市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支农支小不动摇,以创建“一流金融机构”为奋斗目标,秉承“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持续创新服务,在不断夯实资金实力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了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贷款投放持续增加,经营效益大幅攀升的良好局面。
  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9亿元,存、贷款总量均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服务三农方面,全市农商银行始终以支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及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和居民消费为重点,合理调配资金,优化贷款投向,各农商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积极指导辖内产业空白村庄开展优势产业培植工作,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最大限度地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积极作用。
  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06亿元。
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升级
创新性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金融扶贫方面,全市农商银行加大对贫困人口和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实行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并举,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并重,加大对贫困人口和地区的金融资源投入。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共发放扶贫贷款8.69亿元,支持贫困户、安置就业贫困户、带动创业贫困户8079户、11874人。
  同时,全市农商银行围绕军人军属置业创业,推出了“拥军贷”信贷产品,与济宁市军分区、市“双拥办”签订了“拥军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2018年底前,投放不低于3亿元的信贷资金,扶持至少1000名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及家属、退伍军人及家属、军人遗属等;到2020年底前,投放资金不低于20亿元,扶持人数达到6000名。
  此外,全市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畅通工程,逐步形成了以网点为支撑,以自助设备为辅助,以电子银行为延伸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布设“农金通”2254台,POS机具13287台,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全市农商银行还及时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理念,推出微贷特色品牌——“众易贷”,利用交叉验证等标准化信贷技术和信贷流程,极大提高了小微客户服务能力。全市农商银行也先后被评为济宁市“最受消费者信赖品牌”、“诚信3?15优秀金融品牌” 、“2017金融科技最佳大数据应用奖”、“2017金融科技卓越贡献奖”、“2017年度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奖”等荣誉。
支持全市乡村振兴战略
不遗余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农商银行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点工作,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济宁样板”为目标,不断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截至2018年10月末,已建立市县两级样板村示范点223处。
  同时,积极对接地方党委政府,全面了解政策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并达成合作共识。截至2018年6月29日,由省联社济宁办事处全面完成与各县(市、区)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暨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工作。未来3年内,全市农村商业银行将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增授信216亿元,为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增授信89亿元。并全方位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项目,选派优秀干部员工到乡镇(街道)、村(社区)、青年妇女组织挂职。目前已经选派100名员工挂职,其中挂职县金融办副主任2人、乡镇副镇长或街道办副主任55人、管区副主任12人、村庄、社区副主任或主任助理30人。
  忆往昔,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望未来,春风如许、蹄疾步稳、再创辉煌!全市农商银行将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人行、银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办事处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和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和支农支小的“初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