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毕业直接进入工地,一年半回了一次家

  
  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被分配到工地,一年半时间里只回过一次家,刚到工地自己学习测量,一个人背着机械在郊外测量,一干就是一天,甚至连口水都喝不上。为保证工期,半年来甚至连城都没去过,一直待在工地上。日照交通发展集团204南段测量员赵万博,用实际行动证明着铁军精神。
  20日下午3点,记者在204工程南段施工现场见到了赵万博,高高的个子,有些瘦,1995年出生,刚刚22岁,说话间有种孩子般的直爽。当问他的年龄时,他笑着停顿了一会,说1995年,“是不是要显得比这个大很多,不要用外在去判断我们的年龄。”赵万博一边开玩笑一边说。
  工地已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部分路段已经畅通,赵万博带着他四五十斤的仪器在工地上来回穿梭。赵万博在工地上从事测量工作,这是一个寂寞而又异常缜密的工作。说他寂寞,因为这是属于一个人的工作,自己扛着机器哪里需要就走到哪里,也没有伙伴,需要搭把手的时候,就近找个工友稍微帮一把,更多的时候自己测量,自己记录,回去自己整理,每天和机器数据打交道。“道路修建前期的测量,往往干大半天活没人和说一句话,就一个人测量着各个点。”赵万博说。
  这个工作又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工作,从204规划修建前,涉及拆迁,征地等工作,赵万博就带着仪器在各个点上测量,路的走向,宽度,尤其是桥涵的放标,不能有半点失误,“如果数据稍有不对,就会影响后期施工,影响整个道路走向。”赵万博说。
  赵万博2017年毕业,一毕业就直接被分配到204项目部。他家是聊城,当时来报道的时候空着手,想过后再回家拿行李,结果报道后单位给了一套铺盖,直接就在项目部安了身,行李都是家里给陆续快递过来,再次回家是过年了。赵万博大学学的土木工程,主攻方向是道路建设,虽然测量也会涉及,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而赵万博刚来工地就被分配到做测量工作,“我刚来第一天还有个老师带着,结果第二天老师就到别的地方去了,只剩我自己。”赵万博说。
  当时是七月份左右,204还处于前期拆迁征地测量中,赵万博一个人扛着机器在荒郊野外进行测量,连个说话的也没有,庄稼深处比他还要高,一天下来,浑身被划的一道道口子,洗澡的时候都火辣辣的疼。由于随身带的机器太多,带水都不方便,干活附近有超市还好能买,如果遇到郊外,干一上午都喝不上水,只能回项目部再喝。再加上对测量并不是很熟悉,有些地方甚至根本都不懂。“当时累,孤独,再加上不知道怎么干,现在想想都害怕,当时心里经常打退堂鼓,想直接回家。”赵万博说。
  赵万博身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韧劲,有着工程人身上不怕难的品质。主要是专业不懂,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通过手机下载视频学,晚上回去看书研究,不会的再找人问,由于本身有底子,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基本吃透,干起活来也得心应手。
  接到204年底通车的任务后,他今年没回过聊城的家。赵万博介绍,六月份接到通知后他一天也没离开过工地,除了上班就是睡觉,“六月份之后我几乎都没进过城,就一直在工地上。”赵万博说。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要起床上工地,一待就是一天,饭基本也在工地吃。他负责南段14公里的测量工作,每天要来回奔波,尤其是桥涵测量的时候,仪器比较重四五十斤,背一天下来肩膀累得都没了知觉。每天晚上一直干到黑,晚上回去还要整理各种数据,并提前规划第二天的工作。“我这工作晚上不合适干,所以一般七八点钟就结束了。”赵万博说。
  说起这份工作,赵万博想都没想说确实累,但在他看来最难最苦的一段日子都坚持过来了,现在马上胜利在望,看到一年多的付出即将收获,现在想想心里也有了些许欣慰,“现在就想干完后好好睡个觉,回家看看父母。”赵万博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