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场面震撼身临其境开启新的视觉时代

     2011年,徐克执导的电影《龙门飞甲》于贺岁档上映,取得近6亿的不俗票房。该片是国内首部全程运用3D拍摄的电影,也是全球第一部华语3D武侠片。3D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地将神秘的东方武术立体地呈现于大银幕,让武打更加精彩、真实。但是作为《新龙门客栈》的续片,《龙门飞甲》是视觉大片,在剧情和故事上却并不能让观众非常满意。如何平衡技术与故事,是徐克导演在3D面前遇到的大问题。
  本报记者 师文静

3D武侠
是一场视觉盛宴

  从首部3D武侠片《龙门飞甲》到技术日臻完美的《狄仁杰》系列影片,可以看出导演徐克是“技术狂人”。《龙门飞甲》宣称总投资2.18亿,四分之一用于特效制作,后期制作历时一年多才上映。当时,观众已在银幕上看过《阿凡达》《变形金刚3》等好莱坞3D影片,见识了技术带来的视听觉盛宴,对3D版《龙门飞甲》有着很大的期待。
  果然,《龙门飞甲》的3D呈现引发观影热潮,尤其是IMAX 3D更是让观众尖叫。影片中的桅杆、木桩、泡沫、大刀、长剑、天空、风暴、飞镖、铁索、风铃、沙土、鸦群、缎带、发线……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随时破幕而出,飞奔而来,令观众胆战心惊。
  武侠片的兵器是一大看点。《龙门飞甲》很好地运用了3D技术,将片中人物雨化田使用的三刃剑、赵怀安的长剑、凌雁秋的转手剑、马尽良的短剑、番帮公主的银环刀刃、顾少棠的飞镖等进行了立体的花样呈现,不仅满足了观众对兵器的好奇,而且影片视觉冲击力增强。《龙门飞甲》的“侠士锄奸”“客栈斗法”“沙海寻宝”三段故事中,有分量很重的武打场景,每一次具有冲击力的打斗,都让观众如临其境。
  为了3D技术,徐克可谓殚精竭虑,克服了种种困难,拍摄出一千多个特效镜头,引领影像技术的新潮流,对华语电影真是功莫大焉。
为技术让路,
削弱了故事

  看过《新龙门客栈》的观众,其实很期待徐克能在《龙门飞甲》中重塑武侠精神,展现江湖的情和义,讲一个好故事。《龙门飞甲》的故事很简单,沿用了《新龙门客栈》的情节设置:一个塞外的破旧客栈,一群各怀目的的武林人士,正邪力量在此展开恶战。但相比前作情节设置的游刃有余,《龙门飞甲》的故事有点杂乱无章,过多的线索缺乏足够时间展开,如东厂追伐、大漠夺宝等情节均显得有些潦草,而一些角色的转变更是莫名其妙。
  虽然正面角色起用的是李连杰、周迅,但反面角色的出色演绎,使主角显得颇为黯淡。李连杰饰演的赵怀安基本没有内心戏,但好看、炫酷的武打场面非常多,塑造了一个业务很强的打手、武者,却没有立起他除暴安良的大侠形象。周迅饰演的凌雁秋也有些苍白无力,缺少张曼玉的灵动。主角人物比较扁平。
  该片为了刻意突出3D逼真的武打效果,不再像以往武侠片那样使用快节奏的剪辑,而是刻意放缓节奏。打戏造成了非主要叙事的冗长,并且无法聚集成推动剧情发展的力量,造成了剧情的不流畅。但总的来说,这个3D版影片还是为观众打开了3D武侠视觉的大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