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线上线下联动,引数万读者关注

     陶博会、齐文化节堪称为淄博的“两大盛事”,齐鲁晚报《今日淄博》自创刊以来便全程参与两大盛事的报道,也见证了这些年来“淄博名片”的光辉历程,今年9月,齐鲁晚报《今日淄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心策划,为第18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和第15届齐文化节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樊舒瑜

■陶博会、齐文化节
 点亮“淄博名片”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实现了既吸睛又吸金。
  今年的陶博会,在传统产品展示基础上加入声、光、影、全息影像技术等,以多种方式对淄博建陶新旧动能转换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环保新形势下,淄博建陶企业凭借完备的环保设施和绿色理念存活了下来,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陶博会已成为淄博对接世界经济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展会作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重要平台,对于企业开拓新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影响深远。”陶博会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说。
  作为淄博的另一大盛事,齐文化节的举办,使临淄区蜚声海外,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变化。齐文化节自2004年开始至今,临淄区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齐文化节。在办节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祭姜、蹴鞠、招商、探宝、闻韶、寻古、惠民”七大板块活动。
  历届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打响了临淄“足球起源地”“寻根祭祖”等特色品牌。齐文化节已成为对外展示临淄形象、传承弘扬齐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的齐文化节在注重传播文化的同时,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比如,第十届“齐乐梨园”戏曲票友展演、“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等活动,让群众在感受齐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生活
  “齐文化节的举办,扩大了临淄的知名度,使临淄走向了世界;同时,当地的民众也从齐文化节中,感受到了作为淄博人的骄傲,而这些,都成为了建设临淄、发展临淄的原动力。”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多年精心策划报道
 引社会好评

  做好重大活动报道是主流媒体应担的责任,今年陶博会、齐文化节前后,本报共刊发稿件、照片近百篇,其中报道了《亮点多多,明天来逛陶博会吧》、《陶瓷有“膜"力,能“吃”污水重金属》、《赏名师大家书画,观文物精品》、《山王庄兵马俑首次亮相齐文化节》等稿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时,本报新媒体的稿件经过在网络上编辑推送,多篇新闻报道阅读量过万。
  为宣传报道好两大活动,给读者打造一个全面了解陶博会、齐文化节的窗口,在两大活动开幕前一周,本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陶博会、齐文化节预热内容。同时,围绕陶博会、齐文化节系列活动内容进行专题策划,安排专门记者负责陶博会专题报道。两大活动正式开幕后,本报集中版面进行宣传报道,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资讯,形成了全方位宣传格局。齐鲁壹点直播更是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盛况。线上线下联动,用独特视角演绎淄博陶瓷的创新转型升级,为陶博会和齐文化节的开幕营造出了节日气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