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大学生寻商机,返乡学木耳养殖

     张店南定镇郭辛村原来一片地荒废了很多年了,一直没利用起来,年前村两委经研究考察过,原本闲置的土地已经全部翻新变成了木耳养殖试验基地。
  “黑木耳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占地少,用水少,可以和传统农作物一起轮种。”郭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郭世延介绍,黑木耳是唯一能实现大田种植的菌类,这大大降低了农户种植的门槛,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
  “1个菌棒5元,每一棒能产2至3斤的食用菌,村民们在家浇水、采摘就能实现每亩一万多元的利润,年收入是耕地的十倍。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木耳培育发展成为本村的特色产业,明年的基地面积预计达到30亩。”
  记者再回访郭辛村村支书郭世延时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村里迎来了年轻的创业者,“许多在城里打工的大学生都回来,想要学习木耳养殖,村里又注入了新的血液。许多采摘、餐饮等项目向我们抛出橄榄枝”。
  今年6月份本报以《建起生态农业园区,村民当股民致富》为题,报道了张店区房镇镇东孙村和院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样貌。近日,记者在回访院上村书记郭法敏时,他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接到了来自青岛、莱州、邹平等地旅游者的电话,他们表示通过网上得知院上村的样貌后,驱车来到院上村。“报道刊发后,迎来的许多年轻人对我们村里环境的认可,纷纷表示感受到了乡村田园风光。”
  不仅如此,郭法敏还表示:“近半年以来,本地有许多旅游项目开发企业通过报道,知道院上村,了解了村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他们瞄准了院上村这篇‘沃土’,想在村里建设采摘园、旅游设施以及餐饮等项目。今年下半年村里共对接了5家企业,我们也正在规划下一步的实施方案,不仅能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带动村里的就业,又能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村里的知名度,我们对未来的院上村的发展充满信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