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世行行长金墉意外辞职

  世行行长金墉
     本报讯 世界银行7日宣布,世行行长金墉将于2月1日提前卸任。
  金墉在世行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他很荣幸能担任世行行长,世行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随着全球贫困人口的诉求提高,气候变化、流行性疾病、饥荒、难民等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长,世行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世行表示,在金墉卸任后,世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将从2月1日起担任世行临时行长。
  金墉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曾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先后担任哈佛大学医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达特茅斯学院校长等。2012年,金墉获得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成为世行行长候选人,并最终当选世行行长。2016年9月,世行执行董事一致同意金墉连任世行行长,其第二任期从2017年7月1日开始,任期5年。
  金墉在1月7日的辞职信中宣布,辞职后将马上开始在一家基建投资基金企业内工作。另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金墉在给世行内部的员工邮件中写道,“能够加入到私企领域工作,这种机会是意料之外的。但我已经决定,通过这条道路,我能对全球基建领域、气候变化等问题作出最大的贡献。”
  这也暗示了金墉将加入一家私营投资基金。但世行目前仍未透露这家机构的具体信息。
  金墉2012年的任命本身其实就颇具争议,当时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多位竞选人竞选行长一职”的情况,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候选人首次走上竞争舞台。BBC新闻网曾在2012年形容“选举格外激烈”:金墉面临着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奥坎波以及尼日利亚时任财政部长奥孔乔-伊韦拉的强烈冲击。从经济学者的角度来看,后两者的支持率更高,而最终还是“金融素人”金墉当选。
  《金融时报》1月8日指出,世行目前受到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金墉的离职很可能会触发外界对“美国内定传统”的质疑。多家国际媒体报道,金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理念不合,在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等方面分歧较大。金墉提前卸任将使特朗普有机会提名继任人选,可能在美国与认定美国在这一国际金融机构内权力过大的国家之间引发博弈。
       据新华社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