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维护信息安全不能丢了“金箍棒”

     □毛建国

  “五星级酒店用脏毛巾擦杯子和马桶”,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自通过微博曝光国内14家品牌酒店卫生乱象问题后,个人护照信息被泄露上网,引发热议。此前,“花总”曾宣称,最早泄露自己个人护照信息的是深圳豪派特华美达广场酒店总经理彭某,已向深圳警方报案处理。最新消息称,彭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警方依法给予彭某行政拘留七日、罚款500元的处罚。
  相对于五星级酒店的卫生状况,如今的“花总”,可能更加在意信息泄露,因为这已经给他带来了安全威胁。现在,当事人彭某对其行为付出了代价,这是大快人心的事,但这件事不应该到此为止。
  根据“花总”公布的消息,当初个人护照信息出现在7家高端酒店(集团)的微信群或办公场所中,酒店员工对其进行防范或人身攻击。“花总”是一个认真的人,随后自己进行了调查,最终查出了彭某,这才有了警方的依法立案处理。对于“花总”来说,最想看到的可能还不是彭某受到了法办,而是查出信息泄露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只要源头还存在,那就始终存在泄露的可能。  舆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不仅是基于一种朴素的正义观,而且源于对自身权益的关注。去年8月,旗下拥有汉庭、美爵等诸多品牌的华住,用户数据疑似被上传到暗网上,泄露数据涉及1.3亿人,信息条数达到5亿条。海量的用户数据,涉及海量的用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数据被公然叫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酒店隐私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只要这个漏洞存在,谁都有可能成为“小白羊”。
  现在信息泄露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谈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受到了信息泄露折磨,有的甚至陷入了深渊,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用、滥用、乱用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些被有意无意收集、截留、窃取的信息,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在信息安全这条船上,谁都不是看客。
  因其名人效应,现在“花总”的信息泄露引起了高度重视,对于普通人来说,会不会在“沉默中沉没”?而且,在追查信息泄露的过程中,即便是“花总”,付出了这么大的精力和成本,还是出现了“此路不通”。看到其命维艰、其路维屈,一般人还有信心和勇气去较真吗?在很多人心中,维护信息安全,千万不能丢了“金箍棒”。包括“花总”在内,所有人的信息安全都应该得到重视,所有泄露信息的都该挨“金箍棒”。
  因此,“花总”信息泄露别急着画句号。“宜将剩勇追穷寇”,还得好好查查,“花总”信息泄露的源头到底在哪儿?更要以此为起点,真正形成信息安全有用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应急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