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细胞癌变化学探针可辨

  山师大获奖团队核心成员李平(左)和李娜。
  

  “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在肿瘤细胞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就能发现它,对重大疾病早诊疗、早治愈,提供一些基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的项目研究成员介绍了这个项目最通俗的意义。

  文/片 本报记者 郭立伟

早发现肿瘤细胞
是研究的大方向

  “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在肿瘤细胞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发现它,对重大疾病早诊疗、早治愈,提供一些基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平介绍起获奖项目“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这是山东省属高校1989年以来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唐波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山师大分析化学教学科研团队二十多年来探索的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娜解释,“当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时,细胞里面的活性物质会发生化学性的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化学探针,放进细胞检测,辨别哪些是癌细胞,进行早诊。”
  项目后期还会在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做相关研究。“比如,现在肿瘤的治疗靶向性不强,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掉头发之类的,我们研究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不会对别的细胞产生影响,减少对正常体质和正常细胞的伤害,实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李娜说。
省属高校过关斩将
令评审专家震惊

  项目申报是过关斩将的过程。“作为一个省属高校,取得这样的成果,令很多评审专家感到震惊。
  哪怕是夜里十一二点,来到山师大千佛山校区化学楼,也会看到这里的实验室往往灯火通明,过了零点下班时,团队成员“相遇”也是常有的事儿。
  谈起获奖的始末,李平感慨很多,“感觉真是玩命拼出来的。报名的有上千个项目,每年竞争都非常激烈,都是‘你死我活’的拼杀。”虽然是2018年的获奖项目,但是这一项研究课题组已经经历了20多年。
  “拿到证书时非常激动,回想这几年,伴随着泪水和汗水,背后的酸楚,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李娜说起来眼睛中隐隐有泪光。
目睹妈妈做实验
女儿严谨又刻苦

  这些年来,李平的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放学后就跟着妈妈钻进实验室,妈妈做实验带学生,女儿就做作业,一直到晚上11点。
  “以前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周末都不上班啊?’因为我周末一直泡在实验室,在我女儿眼里,周末就是应该上班的。”李平说起来也有些辛酸,但是又很骄傲,因为女儿受她影响非常大,严谨而又刻苦。“她亲眼目睹了妈妈带学生的场景,一个学生教一遍,耳濡目染,全都让她学了去了。”山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谢德仁说。
  李娜生孩子的前一天还在实验室,“我虽然没做实验,但是我确实非常想知道实验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关心这个事情。”李娜说,“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本来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可以通过加进去一个东西,让癌细胞亮起来,与普通细胞区分出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希望将来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