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马未都“代言”平邑花生参火了

  ◥马未都
  ▲赵吉孝向记者展示花生参。 本报记者 邱明 摄
  ◤赵吉孝写给马未都的信。 据马未都微博
     1月8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发微博为临沂平邑的民间美食花生参(shēn)“代言”,“希望帮助沂蒙山区的农民兄弟摸索出一条致富的道路。”“代言”背后故事不少,一年前一名临沂农民曾写信求助马未都帮忙推介花生参,在他的帮助下,这款民间美食如今已被开发成方便食品推广上市。

  本报记者 邱明

为推广山村特产
他给马未都写信

  1月8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更新微博,为山东临沂的一种美食“代言”。
  他在微博里说,“春节又快到了,一年前的这会儿,山东临沂的农民赵吉孝给我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脱贫的意愿,我上传了他的信,希望能对他有所帮助。我的一个朋友知道此事后,花了一年时间,多次赴临沂,非常具体地将‘花生参’这个传统的沂蒙地区的传统小吃变成现代可以方便食用的产品,希望帮助沂蒙山区的农民兄弟摸索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马未都提到的“花生参”是一种什么美食?临沂农民赵吉孝又是什么人?这还要从去年的一条微博说起。
  2018年2月11日下午4点多,马未都发微博,展示他收到的一份礼物及3页书信。礼物是两袋产自临沂平邑的民间美食花生参,书信由平邑县丰阳镇东峨庄村村民赵吉孝所写,赵吉孝恳请马未都帮忙推介花生参,希望这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特产能够走向市场,带动山区百姓致富。马未都在微博中肯定了花生参的美味,更认可赵吉孝的质朴和毅力。
  花生参是流传在临沂平邑等地的乡间美食,生产自花生古法榨油的一个环节。平邑一带的古法榨油要求先把花生粉碎然后再炒熟,粉碎过的花生炒熟后就是花生参,也叫“果子参”。在物产不丰富的年代,花生参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美食。“可以拌上白糖、辣椒面,也可以直接原味吃。”赵吉孝还记得儿时的情景,有一年临近春节,邻居家榨油后留了几碗花生参,他看到邻居孩子吃得嘴角冒油的场景后馋坏了。赵吉孝一直有个想法:把花生参推广出去,给自己和乡亲们带来更富足的生活。
酝酿三年才动笔
妻子说他异想天开

  赵吉孝初三还没读完就辍学打工。先到济南蹬三轮车送冷饮,后到东营砖窑厂挣钱,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货车司机,在老家县城也开过一段时间的桌球厅。“打过工,当过小老板,前前后后换了十几个行业吧,都没找对路子。”
  产生推广花生参的想法后,赵吉孝并未想清楚该如何操作。能不能被大众接受,他一直很担心。“现在的零食、小吃百种千样,到超市转一圈都能看花眼,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喜欢土得掉渣的花生参。”赵吉孝不敢确定自己的眼光,他怕自己从小钟爱的美食在外人眼里压根不值钱。如果能得到权威人士的肯定,那推广花生参这条路就不会有错。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吉孝从电视上看到了马未都的节目,后者的风趣、博学吸引了他,从那一年起赵吉孝成了马未都的铁杆粉丝。2015年,赵吉孝有了推广花生参的想法,他第一个想到的“代言人”就是马未都。“想一想又感觉不现实,怕人家没工夫理咱。”给马未都写封信,让他评价花生参的想法在赵吉孝的心底压了近3年。这3年里,他只对妻子说起过,妻子认为他异想天开,根本不会有结果。“我都快40岁的人了,再不动手就没勇气了。”2018年2月7日,农历小年前一天,赵吉孝炒制了几十斤花生参。这一天,他终于下决心给马未都写信。
  赵吉孝找村支书要了十几张印有村委会名头的信纸,他花了近3个小时的时间,把打好草稿的信件一笔一画地誊抄到信纸上,第二天连同两小袋花生参一同发快递寄给了北京的马未都。
马未都发微博代言
当日收百余斤订单

  信和花生参寄出后很快就有了回应。
  2018年2月11日上午,赵吉孝接到了一个北京号码的来电。“一看属地是北京的,我激动得手都哆嗦。”电话正是为那封信件而来,打电话的是马未都的助理,他告诉赵吉孝,马未都收到了花生参和信件,对花生参和赵吉孝赞赏有加,并委托他征求赵吉孝的意见,能不能把信件在微博上予以公开。
  马未都当天也在微博上表态愿意帮忙做宣传:“素不相识的山东临沂市平邑县赵吉孝先生给我写了工工整整的三页信,字里行间透着质朴,充满人生的不易。他寄来两袋花生参,我尝了一下,香气满口。我随即寄出两本书,签名感谢他。我愿意为这个我从未吃过花生参做个宣传,让坚持在农村的农民兄弟有所作为,坚持传统。”
  这意料之外的惊喜让赵吉孝有点不知所措,更让他意外的是,当天下午马未都的微博发出之后,不断有外地陌生人来电或加微信。“有的订货,有的想做代理,还有一家公司要免费给花生参设计商标和包装。”微博发表不到一天,赵吉孝接到了100多斤的花生参订单。没想到订单来得如此之快,他甚至还没准备好包装材料,只好先用易拉塑封袋应急,赶在春节前寄了出去。
变身方便食品
上市后很受欢迎

  “过完春节后,马未都先生的一位朋友从外地赶到我家考察花生参,后来又往返洽谈了一两趟。”意料之外的是,马先生的朋友要帮助他开发花生参产品。2018年底,相关产品完成试制。原先颗粒状的花生参被改制成多种口味的能量棒。原来的花生参油脂过多、不易携带,改型后的花生参易于携带和食用,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特点。从市场反馈来看,改型后的花生参很受欢迎,后期会根据食客反馈继续加以完善。
  “头一批生产了两千多斤,原料还是按照古法制作。”据赵吉孝介绍,花生米是在他的村子里收购,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优先向贫困户收购,每斤价格按照10元计算,比市场价高出将近一倍。
  马未都在微博中说,“此事让我感动。”他发起了对这个产品的众筹,希望大家献出爱心,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