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从退伍军人到“律政先锋”

     本报记者 王成 通讯员 赵振刚

  脱下迷彩绿军装换上律师职业装,从军人转型到律师,退伍27年,狄保华不忘“兵”心,砥砺前行。他拼搏、奋斗、进取,从法律“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优秀律师,成为聊城市首届“十佳律师”;他秉持坚守公平、维护正义,竭尽全力服务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连续3年被评为市委市政府优秀法律顾问;他始终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保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永不懈怠的工作态度,两次被聊城市司法行政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成为2018年山东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翻看狄保华这20多年来的工作履历,坚韧、执着成为这位优秀退伍军人加律政先锋的生动写照。
  光荣入伍
练就过硬本领

  1989年的春天,还是一名学生的狄保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光荣的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狄保华经历了新兵连、师部医院、卫生员训练大队、汽车连等多个岗位锻炼,多次获得部队嘉奖并光荣入党。狄保华回忆,初入部队时,因体质弱,体能训练跟不上,狄保华不服输,在班长、战友的鼓励下,他挤出时间自己主动加练。部队支援地方建设,从小生活在城市很少干农活的他也拿起镰刀与农村兵比试割麦子,手磨起了泡也不甘落后。回忆这段从军经历,狄保华说,部队线条加方块的生活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铸就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培养了他面临逆境时不畏惧的性格,这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1992年12月,狄保华退役复员,回到家乡。人生的路该如何走?摆在狄保华面前有多个选择。按照当时的政策,他可以被安置到父母所在单位,当个办事员,站个药房,按部就班地沿着父母走过的路过起安稳的生活。但是,狄保华放弃了这个选择,他想靠着自己在部队学到的本领在“大江大河”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凭借在部队学到的汽车驾驶技术,他来到市建委下属一家国有企业,成了一名专职驾驶员。因为公司主要是工程业务,需要辗转各地,输送人力和设备,无论酷暑寒天,无论路途近远,他不叫苦不叫累。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狄保华所在的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狄保华没有了工资,手里多了无数张“白条”。
  正当狄保华因初尝生活的艰辛而困惑时,公司却将他派去代表公司到法院应诉。从未接触过法律知识,甚至不清楚开庭程序,狄保华和公司一样显现出窘迫和无力。然而这却让他想到了一条新出路——学习法律。但是,此时的狄保华没有任何法律功底,甚至已经远离书本多年,面对自己的又一次选择,只有一个字:拼。
  1996年初,狄保华报名参加了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主办的法律函授班和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为白天需要上班,他就利用晚上、周末学习,每每都要学到深夜,每半年学习三门课程、参加一次全国自学考试。
  因为不理解书中的内容,狄保华开始用“笨”办法,背下整整一本书,后来便可以游刃有余地理解记忆,他艰难地学习了一个又一个生涩的法律术语、法律概念。在每次参加自学考试前一个月,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前三个月的冲刺时间里,狄保华坚持每天学习16个小时,雷打不动,作息像军人一样规律,毅力像军人一样坚韧。他把易混难懂的知识难点写满了一张张纸,贴满了自己房间的整整四面墙,以便随时修正、巩固记忆。狄保华回忆说,当时每当晚上夜深人静结束了一天学习,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时,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如同高速转动的发动机,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来。
逆境起步
华丽转身终成律师

  有付出就有收获,从政治经济学、哲学、大学语文三门基础课到法学基础理论、刑法、民法、商法再到三大诉讼法等各门法律课程,狄保华如同过关斩将,一关关突破。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将所学律师专业的15门课程全部一次通过,平均成绩高达81.33分,成为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聊城辅导站他所在100多人的面授班里仅有的两个优秀学员之一,取得了烟台大学律师专业毕业证书。毕业当年,他又参加了具有“中华第一考”之称的全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以高出分数线31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取了律师资格。2000年1月狄保华领取律师执业证后,他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走上了一条用法律服务百姓、用奉献回报社会的再就业之路。
  每当接到案子,狄保华最先考虑的总是能不能办好这件案子,实事求是分析案子成为狄保华对工作执着的原则。面对慕名而来,急切期望获得帮助的当事人,狄保华总是从全方面为其分析,有利的方面要指出,不利的方面更要点明。狄保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一方面为他聚起不少稳定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也有当事人因为他的直言,直接拂袖而去。面对这种情况,狄保华总说,没办法,这是当兵给我的性格。
  作为一名律师,狄保华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还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在办理一挪用公款案中,他提出被告人挪用公款提供给他人进行公司注册验资的行为,适用行为时的规定不应属于营利活动,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他提出的辩护意见,受到法官的高度重视,最终被告人被免于刑事处罚。代理的聊城某知名公司被诉商标侵权案,狄保华从商标的汉字组成、读音、商标图形构成、以及图形的含义、大小、颜色组合要素单个对比和整体结构对比,准确提出两个商标根本不同也不近似,不构成商标侵权的意见,得到聊城市中级法院和山东省高级法院的判决支持。同时,狄保华律师尽职尽责地完成法律援助义务。
守护公平正义
工作尽职尽责

  如今,狄保华是聊城市委市政府等十余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尽职尽责地为顾问单位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是他始终如一的理念和行动。规范相关合同文本,代理诉讼及非诉讼业务,不同单位、诸多事务、各类事项,他处理得当广受好评。
  2001年,狄保华开始担任聊城某大型公司的法律顾问。18年间,他准确帮助企业规范购买、租赁、拆迁回迁、合作经营、商场管理、劳动用工、电子商务、股权改制等各类合同,提出完善管理的法律建议,积极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18年来,由于合同把关严格,该公司几乎没有发生合同纠纷诉讼案件,偶有的合同纠纷,均通过事先完善的合同内容得以顺利化解,让企业真正领悟到了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的精髓所在。
  2014年7月,狄保华受聘担任第二届聊城市政府法律顾问,2016年、2018年又连续受聘第三届、第四届聊城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并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法律顾问。从代理政府参加诉讼到协助审查各类合同,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论证,再到参与规范性文件、地方立法草案的起草、修改、审核,参与政府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谈判等,他一丝不苟履行自己的职责。
  尽管已有18年律师执业生涯,狄保华坚持精心钻研法学理论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特别是受聘市政府法律顾问后,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中,他依然抽出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力求为聊城市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得益于领导和同行们的信任,狄保华还担任了聊城市律师行业党委委员、聊城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奖励与惩戒委员会主任委员,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律师辩护代理业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尽管本已任务繁重,但是,为了聊城市律师事业的发展,他依然倾情奉献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已有18年律师执业生涯的狄保华坚持精心钻研法学理论知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