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李诞的丧与燃

     本报记者 刘雨涵

  李诞刚刚出了一本新书,叫做《冷场》。很不幸,他一手做起来的节目《吐槽大会》,这一季也有点冷场。在上周播出的《吐槽大会》第三季最后一期中,节目组借彩虹合唱团指挥金承志之口,说出了对自己的官方吐槽:“很明显,这一季没有前两季好看了,简直就是‘念稿大会’‘尴尬大会’。”有人来做宣传,有人来洗白,有人来边做宣传边洗白,《吐槽大会》成了吐槽本槽。
  身为节目的总策划,李诞成了吐槽的靶心,但是观众和舆论似乎永远打不中他。李诞早早就在《奇葩说》中开解说,“有网友说我的节目不好看,好不好看难道我自己不知道吗?还用你说。可我这不是水平有限嘛。”一句“水平有限”,让所有的指责无的放矢,只能任由他顽皮。与其说这是李诞的机智狡猾,不如说这是他的处世哲学。有人说他是虚无主义,但网友们给出了更直观的定义——丧。
  “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李诞的这条置顶微博,至今获得了41万的点赞,也让他成为丧文化的代表。发表了新书,他自嘲为“滞销书作家”。参加《向往的生活》,拒绝劳动的他说,每天躺够12小时是自己的生理需要。“没劲,我觉得什么都没劲。”在去年年初的那期《十三邀》中,李诞一脸生无可恋地对着眉头紧锁的许知远这样说道。他戳中了现在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空心病”,希望、意义、存在感稀缺,感觉身体被掏空。
  但是,丧远远不是关于李诞的全部事实。歌手李志说:“以前的丧,是你有欲望但满足不了。现在的丧,是你知道自己什么都有,但年纪大了,对什么都没感觉了,只觉得烦。”已经40岁的李志才是失去表达欲的真正的丧,而即将30岁的李诞,还在踊跃地表达着自己。一个纯粹丧的人,绝不会去参加16档综艺节目、写4本书、参演一部电视剧,甚至还去给自己媳妇的网店当服装模特。人们喜欢李诞,也绝不仅仅因为他的丧,而是在他的玩笑和言语之外,总还留着点什么给人以慰藉和力量。
  如果说丧有什么反义词的话,燃应该能算在里面。丧是颓废,是解构;燃是热血,是建造。这两种气质在李诞身上能够同时看到。李诞很少痛说革命家史,但是从他零星的表达中我们知道,他出生、成长于内蒙古的一个矿场,那里的水源受到了污染,只能每星期从其他地方运来一次洁净水源供居民生活使用,这造成了他不良的牙齿状况。上高中时他沉迷于读米兰·昆德拉等大家的文学作品,高考第一年失利,经过复读才考入广州一所普通学校读社会学,只因这个学校离家远。在大学里他还是读大量的书,同时开始在微博上写段子,积累了一批粉丝,并且收到单条微博广告一两千元的邀约。大学毕业后他到北京,进入顶尖广告公司写文案。2012年,李诞经朋友介绍进入《今晚80后脱口秀》写段子,成了王自健口中的那个“蛋蛋”,不久后他成为常驻表演嘉宾,由此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
  2014年,李诞和另外三人联合创立笑果文化传媒公司,获得了王思聪的投资,公司最高时被估值12亿元。2017年,由李诞担任策划人、编剧和表演嘉宾的《吐槽大会》上线,收获14亿点播量,成为现象级节目。
  到了2018年,凡是有点热度的综艺节目,几乎都有李诞的身影。这一年他参加了16档综艺,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综艺红人,只要有他参加的节目,就不愁没有包袱。《奇葩说》导师的位置可不好坐,即使是金星、何炅、罗振宇这样的老炮儿,来到这个节目里还是有网友送上白眼,可是1989年出生的李诞却已经能够救场。这季《奇葩说》有期节目特别垮,辩题无新意,辩手更是辩得一塌糊涂,导师们的脸上都愁云惨淡地挂满了尴尬,只有李诞轻松地打趣辩手说:“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但我就是不想跟你谈恋爱。”一瞬间整个场子又亮起来。这一年李诞入选福布斯发布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之列。
  但他说:“脱口秀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表达欲望。”他不甘心只是做个综艺咖,他在微博上自我介绍为“诗人、谐星、作家”。他曾与作家蒋方舟约定过一个“恒星写作计划”。他对蔡康永说,他真正想要写的是严肃文学。李诞在他的《笑场》一书中写道,“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他貌似用玩笑消解掉意义,其实只是为了让观众听到他诉衷肠。
  一个矿场少年,成长为段子写手、公司创始人、综艺红人、作家,这哪里是丧,分明就是满满的燃。前几天,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上说这代年轻人:“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地积极向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正襟危坐的努力实在是有些做作,发着丧丧的表情包反而更自然,但是他们同时又在打卡英语阅读背单词,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在付费购买网上课程学习如何提升自我。嘴巴说着丧,身体却在燃,李诞的这种姿态是许多当下年轻人的写照,这也是大家真正喜欢他的原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