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攻坚突破,打造一流中心城区

  2019年是“品质市中”建设的关键之年,市中区将打造一流中心城区。(资料片)
  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
     “对标全市‘1+474’工作体系要求,把2019年作为‘攻坚突破年’,以‘1+456’工作体系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4日下午,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发出“动员令”。随着强烈信号的释放,市中区将牢固树立奋力赶超的意识,不断提高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展现市中精神、贡献市中力量。

  本报记者 于悦 
通讯员 李猛 孙化鹏

把2019年作为
“攻坚突破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品质市中’建设的关键之年。”韩永军在会上表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准确研判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市中区在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改造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充分利用好自身条件,一定能将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成果。
  韩永军指出,下一步市中区总的工作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1+474”工作体系要求,把2019年作为“攻坚突破年”,以“1+456”工作体系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加快品质市中建设、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流中心城区这一总体目标,聚焦发展品质更好、服务品质更优、环境品质更美、民生品质更实四个方面,着力培育党建引领力、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项目支撑力、干部执行力“五大动力”,全力攻坚动能转换、城乡建设、双招双引、城市治理、环境打造、民生改善六项重点工作,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展现市中精神、贡献市中力量。
  “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与市中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确保发展思路的连续性、稳定性。”韩永军表示。
举全区之力
建设二环南路科创产业带

  在市中区确定的提升四大品质工作内容上,“发展品质更好”被摆在首位。韩永军在会上称,2019年市中区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国内生产总值过千亿的目标。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动能转换上全力攻坚,推动产业升级裂变,市中区要突出“2+3”格局,做强两大优势产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以产业升级拉动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基金、信托、金融保理等金融新模式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金融产业,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举办系列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签约仪式,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韩永军表示,市中区还要做强智能制造产业,紧扣重卡制造、电气机械等产业发展的供需链、协作链,吸引聚集上下游企业,兼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制造等产业,打造市中高端智能装备品牌。
  科技是市中区发展的一大优势和重点。韩永军表示,要坚持以科技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举全区之力建设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加快聚集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要素、资金和人才,构建政、产、学、研、金、介全面参与、合作共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重点将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泰山大学科技园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将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济南)基地等打造成为全国顶尖的创新创业平台。
  另外,数字经济产业中要加快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尽快落地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中心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国家信通院山东分中心、山东齐鲁新经济研究院,超前布局5G通信技术先行先试,吸引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国际领军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山东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新设计产业则要加快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二期三期建设,充分发挥哈博特机器人研发中心、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优势,首先在未来教育装备、体育设施、健康医养装备、芯片设计四个领域实现突破,吸引集聚更多国际国内顶尖设计企业,打造创新设计引领区。
聚焦聚力项目建设
打开品质市中美好未来

  今年,市中区将加快推进八大项147个重点项目特别是12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北部、中部、南部梯次分布、布局科学、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北部要以城市有机更新为目标,科学谋划老商埠片区后续开发改造,加快小梁庄等片区征收拆迁,启动岔路街等4个零散棚户区改造,推动马鞍山路特色商业街区向外围扩展,“腾笼换业”扩大优质招商载体存量,重点打造儒商总部大厦等特色楼宇,精雕细琢升级经四路“金街”,打造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聚集圈。
  中部要以二环南路科创产业带为中心发展带,把十六里河、兴隆、白马山、党家四大片区作为拆迁改造的主战场,加快推进机床一厂片区等17个地块、2000余亩土地出让,加快推进双龙、马家庄等6个旧村改造,加快推进中国重汽小镇、白马创智谷等重点片区拆迁建设,全力配合顺河高架南延、二环西路南延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安置房742套,高标规划建设山凹片区集中安置基地,打造引领城市发展的主引擎、支撑市中崛起的增长极、实施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南部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服务城市、衔接南部、富裕农民三大功能,按照示范引领、特色发展、改造提升三大思路,打造“一河两峪多园”发展布局,依托玉符河景观风貌,发展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乡村文化体验等产业;依托涝坡峪和渴马峪,挖掘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村居风貌,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项目;改造、提升、新建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打造生态保护屏障、绿色景观走廊、都市农业品牌。
打造品质教育高地
4+18所学校将华丽现身

  为了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让市中的发展更有“温度”,撑起为民惠民的“幸福伞”,市中区将要研究实施新的“百件实事”民生工程,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民生举措,包括深化扶贫、深入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升,推进既有多层居住建筑加装电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等,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在教育方面,韩永军表示,要以“办全国一流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2019年建成学校和幼儿园4所,新开工建设学校和幼儿园18所,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市中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在城市管理上,市中区将强力推进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三高”沿线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城市夜景亮化、慢行系统、公共停车泊位建设,提升改造纬四路等道路,打通领仁路南段等瓶颈路,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我来干”“我能行”
干部要勇于担当

  “当前,全区正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忠诚担当、敢作为、善作为、能奉献的干部队伍,以‘头拱地’精神,敢于破釜沉舟,敢于迎难亮剑,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韩永军在会上表示,希望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作风提升上切实做到“五破五立”,破封闭保守,立开放创新;破事不关己,立人人有责;破说多做少,立实干为先;破畏首畏尾,立敢于担当;破坐等靠要,立马上就办。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一个干部的担当,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矛盾越集中,问题越突出,工作难度越大,越需要干部不回避、不躲闪、不退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喊出‘我来干’‘我能行’。”韩永军指出。
  韩永军指出,领导干部要放眼省内外、国内外,虚心学习、善于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和发展思路,为我所用、补我所短、增我所长。全区上下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进一步鼓足进位赶超的干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