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特色产业镇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会上为乡村振兴示范镇授牌。
     本报济南1月17日讯(记者 张召旭) 17日,由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鲁网、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乡建院、山东鲁商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山东峰会暨特色产业镇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活动现场为“2018乡村振兴山东省示范镇”举行授牌仪式。鲁商乡村振兴有限公司与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泰安新泰市人民政府、中国乡建院、田园东方投资集团、大梁文旅集团、青岛朴宿文旅集团、袁家村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活动现场,一众乡村振兴领域大咖应邀出席论坛,共同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本次会议的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山东特色产业镇,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活动邀请了三农领域专家温铁军、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等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论道泉城,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智力支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干部王兆春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策。特色产业镇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镇已经成为各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发展,目前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已经达到229个,特色产业占镇域经济的比重超过50%,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特色产业集群,对山东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乡村振兴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表示,乡村振兴要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径,切实加大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力度,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
  峰会现场公布了2018年“乡村振兴示范镇”榜单,惠民县李庄镇、沾化区下洼镇等25个乡镇光荣上榜。寿光市上口镇党委书记王法顺分享了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镇,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和做法。
  活动现场,鲁商乡村振兴有限公司与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就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分别与中国乡建院、田园东方投资集团、大梁文旅集团、青岛朴宿文旅集团进行了现场签约。战略合作的签署,意味着鲁商集团乡村振兴事业“朋友圈”的进一步扩充和完善,通过不断完善、整合国内知名合作资源,充分运用各自领域优势,共享资源,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

典型引路 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本次推出的25个特色产业镇,普遍特点就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进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来带动乡村振兴。
  在菏泽,鄄城县彭楼镇依托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单一的生产结构,实现了种植、生产、加工、提取、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条。
  在新泰西张庄镇,“毛呢特色小镇”则成为了当地最为亮眼的一张名片,西张庄镇纺织产业发展较早,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老牌的“全省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打造成了江北“毛呢纺织服装”第一品牌。近年来,西张庄镇党委、政府以产业为根,以产业为魂,坚持聚焦毛呢、提升毛呢、突破毛呢,全力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泰山多彩毛呢小镇”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近年来,西张庄镇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毛呢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建设“毛呢行业大数据中心”、“毛呢产业研究基地”,进一步促进了毛呢行业的产品研发、科技转化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用一组数据就能佐证西张庄毛呢在全国行业中的重要位置。近几年西张庄年加工羊毛量达1.5万多吨,而全国的进口量总计约30万吨。对于一个乡镇来说,这组数据体现了西张庄镇强大的产业聚集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