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健忘症

   □杨曙明
  如今这脑子真的不好使了,整天丢三落四、忘事糊涂的,不仅平添出些麻烦,而且还惹出些是非,以致让我时常为之烦恼不已。
  那日朋友得了孙儿设宴欢庆,人家提前两天就告诉我了,我也答应参加了,可过后却把这事忘到爪哇国里去了。席间,朋友没等到我,便打来电话催促,我这才想起跟人家提前约好的事。因为路途较远,又是拥堵高峰时段,再赶过去时间来不及了。朋友为此不太高兴,说:“你那脑子这么好使,怎么能忘了呢?”话中有话,让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的脑子原先的确还算好使。记得当年只要是自己亲手写的材料,千把字长短的,发言时几乎不用再看。假如是别人给起草的,只要用心看两遍,内容就记个差不多,特别是首尾两段,绝对能背诵下来。记得有一次我上台发言,手拿白纸一张,像模像样地念了起来。主持人无意间看到我拿的是白纸,很是纳闷,看我的讲话又很少打哏,知道我是“即席”,便把那白纸要过去,扬起来把真相告诉了大家,引来与会者的一片掌声。其实,我那不是即席讲话,因为提前打了腹稿;又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所以提前没有把腹稿变成文字。我的业余爱好是爬格子,爬格子离不开打腹稿,以往把腹稿落成文字时,很少有遗漏,如今可不行了,那本事不知给丢到哪儿去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过去对丢三落四的体会不深,如今的体会可太深了。出门忘了带钥匙,买东西忘了带钱卡,出差忘了带身份证,每天一次的“拜新同”经常忘了吃……这些虽然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隔三差五地如此这般,就让我恼恨不已了,以致有时候恨不得用头撞墙。
  健忘症是老年病,人老了都会得这个毛病,只是程度轻重而已,不过,我个人觉得,我的健忘症似乎比别人严重些。那日到楼下物业刷卡缴了物业费,手机短信里虽有缴费支出提示,可当时没在手边,我也就没看,过后就把这事给忘了。等到第三天看到那条短信时,发现内容是化妆品支出,这可把我给蒙住了,怎么想也没想起什么时候买过三千多元的化妆品。那张银行卡才办了不几天,用来刷卡的次数屈指可数,于是,我便以为是银行卡被盗。先是打电话给银行,人家约我第二天去支行处理;而后又按图索骥,给那家化妆品店打电话,人家说商店早就关门了。第二天上午,当我坐上车要去银行时,汽车刚启动,忽地想起了缴纳物业费的事,忙跑到物业去查询,原来他们使用的POS机原先是人家那家化妆品店的,以致我的短信提示出现了“荒谬”。事后我想,假如想不起是缴纳的物业费,到了银行,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人都有忘事的时候,或是因为对某种事情过于专注,或是因为其他事情过多,或是因为那事无关紧要,这些都不足为怪。我如今退休在家,没有多少事,更没有多少紧要事,健忘症纯粹是因为脑细胞缺少所致。例如,出门需要乘坐公交车,可我经常是该上车了,才想起忘了带乘车卡,如今身上又很少带零钱,无奈只好回家再去拿,如此三番五次地浪费时间且增加烦恼,逼得我又学会了用微信扫码,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了。
  对我等老年人来说,健忘症好似不治之症,随着年龄渐老,症状或许还会加重,这是自然规律,任谁都难以抗拒,也抗拒不了。明白这个事理,就应当坦然面对,并想法子预防健忘症才是。
  在我们家屋门口的鞋柜上,放有一个精致的收纳盒,里面放着我的钥匙、钱夹、乘车卡等,出门前按需取用,习惯成自然。在我的床头柜和茶几的抽屉里,如今都被我存放了记事本和签字笔,为的就是随手记录想起来的事情,以免过后遗忘。如今的我,想起要干的事,能马上干的就立马干;想起要打的电话,能马上打的就立马打,因为我对自己的记忆力已经失去了曾有的自信。
  手机如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对我而言,手机还是我的备忘录。出门在外,只要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我就会随手输入到手机备忘录里,并设置好定时提醒。我是个不愿意让脑子得闲的人,又喜欢写点东西,如今我经常用手机备忘录把腹稿变成文字。我喜欢外出旅行,这两年每次外出期间,我都会用备忘录随时记录下旅行观感,回到家再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再加以整理,如此这般,让我的闲暇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去年五月,在到东欧旅行的航班上,我时而看书,时而用备忘录写作,间或休息,不仅不觉得寂寞,反倒颇感其乐无穷。不过,防范只是相对而言,对老年人来讲,防不胜防是绝对的。去年到俄罗斯旅游期间,那天早上服下“拜新同”后,由于晚上还是住在这里,所以我初想是把剩余的药像在家里那样放到床头柜里,可再想为了安全起见,就放到了随身携带的挎包里。第二天早上,待要再服用时,只记得“初想”,忘记了“再想”,结果床头柜里找不到药,我就有些着急,以为是服务员打扫房间时当垃圾给我清理了。上了大巴车后,无意间摸到了“拜新同”,这才记起“再想”的事,虚惊一场不说,还差点闹个大笑话。
  健忘症不是病,老来缠身让我愁,由“愁”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我把这首词改了一个字,如此再读,还真能反映我等健忘人的心境:少年不识“忘”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忘”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